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 > 教研动态

初中信息技术公开研训活动作业——教学设计(一)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2-10-24 13:35:06   点击数:

会变色的文字----遮罩层动画
 
一、          教材分析及教学调整:
FLASH动画是目前互联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动画,动画中的每个场景都是由许多图层组成的,而遮罩效果则是图层中的重要功能,灵活运用遮罩层可获得许多特殊的显示效果,使得FLASH动画变得更加形象逼真。本课的第一个例子只是一个简单的遮罩层应用的例子,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清晰的思路,尽可能深刻地认识遮罩层动画。这个例子只是一个敲门砖。第二个例子是一个简单的应用。若单纯为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给学生演示一下,那学生只会照本宣科,不能活学活用。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使学生在学会使用遮罩层之后,能总结出一定的规律,进一步探究创新。
  根据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我调整了教材的教学,把第一个例子中除遮罩功能的实现外的其它部分作为复习巩固题目,让学生进行运动渐变动画的制作并且加上多图层的使用,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运动渐变动画的制作,在完成后教师进行简单的操作提示使之成为遮罩动画的效果,让学生感受一下遮罩的效果,然后再讲解遮罩层动画的原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新的效果。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遮罩层动画的效果;
2)掌握遮罩层动画实现过程;
3)了解并区分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在动画效果中的作用、图层属性以及存放内容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遮罩层动画的实现过程。
难点:遮罩层动画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四、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课时少、周期长、学生易忘、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渴望中积极探究,自主的学习,并通过分析源文件,从中真正理解遮罩动画的制作过程。另外初中生自我表现力强,尽量给学生多练,多展示的机会。故本堂课是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主动练为原则,达到让学生真正手动、脑动这一目的。同时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和兴趣,设计出有一定趣味、略有难度的教学演示任务,吸引他们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在本堂课之前学生已经熟悉层的概念,掌握层的运用,同时也掌握了Flash逐帧动画、移动渐变动画、形状渐变动画的一般制作过程,对FLASH动画制作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五、          教学准备:
自制的遮罩演示教具、多媒体网络机房、图片素材、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六、          教学方法及策略: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互助相结合。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
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目标
复习巩固导入,体验新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制作一个马在草地上奔跑的运动渐变动画,在结束时教师进行小提示,改变效果,形成遮罩层动画,体验遮罩层动画的效果。
再利用自制的教具,用挖空的白纸及图片与学生进行现场模拟遮罩效果,边讲解边模拟,引出了遮罩的概念,初步了解遮罩与补遮罩关系。
分析前面制作的动画效果形成的必要条件
亲自制作,体验效果
观察教师手中的模具演示设想其制作过程
学生有了亲身经历,这样对抽象的遮罩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认识,方便于难点的突破
探究一、聚光灯的效果
当聚光灯照在哪里,哪里就能看见舞台上的景物,观看动画效果。
分析动画制作步骤
需要两个图层:1、聚光灯图层;2、景物图层
聚光灯层在上方,景物图层在下方
聚光灯层要做动作补间动画,聚光灯层为遮罩层
学生制作动画,参看任务秘籍,教师进行指导、检查
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完善作品
总结遮罩层动画的制作方法及效果形成
根据教师的讲解步骤制作完成一个变色文字的动画制作
知识点由浅到深,教师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观察效果,掌握遮罩制作方法,再加上学生的亲身体验,难点容易突破。
探究二、设计MTV中的字幕
分析动画效果:当没有唱到的歌词显示原来的颜色,当唱到的歌词变成另一种颜色
动画制作步骤:
需要三个图层:1、原始歌词层2、变色后的歌词层;3、遮罩层
原始歌词与变色歌词要完全重合,且变色歌词在上一层,遮罩层在最上方,做形状渐变动画,从开始没有遮住一个歌词,到结束遮住所有歌词
学生制作动画:可参照教材87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学生分组完成动画的制作,并思考
 
学生将自己认为有特色的作品上传
在基础的动画效果上应用于实际情境,激发兴趣,加强任务分析能力
探究三、放大镜效果
观看动画效果,分析动画组成
五个图层:原始大小文字层、原始大小遮罩层、放大文字层、放大文字遮罩层、放大镜图层
形成方法:当放大镜没有经过的文字显示原始大小,
制作方法参看放大镜秘籍
演示过程:
1、             新建场景:默认大小
2、             制作原始大小文字图层
3、             制作遮罩层:长方形遮住所有文字并在第一个文字位置挖去一块圆形。并进行水平运动,让圆形空从第一个文字走到最后一个文字。
4、             制作放大后文字图层并把位置摆放在原始大小文字上。
5、             制作遮罩层:圆形,与上一个遮罩层挖去的形状大小位置一样,作水平运动,从第一个文字走到最后一个文字。
6、             制作放大镜层:画一个放大镜,位置与圆形遮罩层大小一样,位置一样,作水平运动,透明度为40%
7、             测试影片,保存。在演示过程中说明每一步的意图,让学生从感性上先理解每一步的用途。
为能力强的同学进一步提高练习,加强对动画的效果的分析与制作
炫人的动态效果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也符合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放大镜”的学习加深学生对遮罩的了解,同时又复习已知的知识,前后内容进行了整合,这样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给出提示信息,关注个体差异,有利用学生自主学习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是讲解如何利用FLASH中的遮罩来制作动画,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要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1、               要产生遮罩,至少要有两个层,遮罩层和被遮罩层
2、               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即用遮罩层的可显示区域来显示被遮罩层的内容。
3、               遮罩效果生成后遮罩效果区以外的内容为场景背景色或与被遮罩层相邻的下一层的普通层的内容。
课后作业:
继续完善本节课制作的动画,尽可能使动画形象、逼真。
学生分组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动画,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提示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清遮罩与被遮罩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已掌握的动画的制作方法。
总结在于加深印象,关键在于理解与灵活运用。
八、          教后记:
  这节课通过演示不同的Flash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这些Flash实例,发现并掌握遮罩图层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能举一反三,灵活使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有趣,又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尽管这节课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未完成动画效果,可以肯定的是学生对遮罩图层的应用已经掌握,就已经达到新课程大纲的要求。提升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自主学习。不足之处,提升篇实例引用有待进一步推敲,可能稍难一点,学生短时间内理解有点困难。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