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数学 > 资源共享

数学教学叙事-广小-杨丽君

发布者:cj_jyk   发布时间:2012-10-15 08:57:06   点击数:


我用“童心”教数学

                                                     广鹿小学   杨丽君

                                                                20129

十多年没教低年级的我,带着些许的欣喜和慌恐又接了一个一年级。看着孩子天真灿烂的小脸,听着他们幼稚的言语,打心里喜欢的不得了,感觉他们像是捧在我怀里的一包鸡蛋,生怕碰破挤坏。想让他们都能孵化成一只只可爱的小鸡。也许这个比方并不恰当,却是我真实的感受,可能是40多岁的人格外喜欢孩子的原故吧!

怎样才能使这些对世事若知若无的孩子买你的“帐”,听懂你的课呢?在“孩子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会知识,辨别是非,健康成长呢?这是我教这些孩子前的慌恐。经过半年的工作,我终于意识到用“童心”教学,孩子才喜欢。下面就是我数学课的几个小例子。

事例1:最近学厘米和米的知识,当给物体估测长度填写单位时,学生不会结合实物去感知,错处较多,教室门2  ),很多同学填厘米,我没发火并开玩笑地说:“那是蚂蚁家的门吧!’’因为之前已让学生感受1厘米大约是食指的宽度,让同学感受一下2个这么长是多大。“你能进去吗?”引得同学们的哈哈大笑,笑的同时却让他们学会先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去感知实物,不能凭空乱写。

事例2:由于学生对应用题的问题,条件和算理弄得不太清楚,所以我专项训练时,出示柳树10棵,杨树5棵,杨树和柳树一共多少棵?学生都能找到问题;杨树和柳树一共多少棵?也会列式10+5。我轻轻的在条件后又加上杏树5棵,随口问:“你们会列式吗?”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10+5+5,我又故意提高嗓门缀上一句“一样的举手。”全班只有1人没举手,“没举手上前来,说说为什么不举手的原因”我压低声音。他说“问题没让求杏树,不能+最后的5。”我郑重的宣布:“他对了。并且很会思考。”这时一个小机灵冒出一句:“我们又当上老师的当啦,”哈哈……笑过之后,我告诉他们上当的原因是耍小聪明,其实你们都很聪明,却不用脑,总依老师的语气和表情,老师也不是每次都是对的,要学会自己动脑思考。接着我又给他们讲了个笑话:你爸爸买了很多好吃的在门口放着,你妈妈让你把它们搬回家,你总不能见东西就搬吧!如果门口有一块狗屎,你也要搬回家吗?最后的那个5不就是那块狗屎吗?哈哈……笑声飘出了教室。可再往下的练习,学生总是很小心的筛选有用的条件了,而不是盲目的套用公式了。

事例3:有3个同样的杯子,第一杯水里放1个鸡蛋,水深大概1/4,第二杯水放3个鸡蛋,水就比第一个杯子多一格,第三杯放5个鸡蛋,水比第二杯又多一小格,第三杯水高正好是杯子的一半。学生观察再放几个鸡蛋,水就能升满。其实这是个找规律的题,学生却没发现每增加2个鸡蛋水就会上升一小格的规律,而是看准第三杯水和蛋共占杯子一半,2个这么多就是一杯了。于是就说再加5个鸡蛋水就能满。怎样解决这种错误思考方式呢?我又给他们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聪明的乌鸦,把小石子不断放进杯子,它就能喝到水了,乌鸦喝的水在那个瓶子里是不变,只是小石子多了,水才会升高了。它也没有力气把另一瓶水倒进这个瓶子。也就是这道题不能用2个第三杯水和起来,只能不断加鸡蛋使水升高。你们就是那只聪明的乌鸦,快加石子吧!(也就是鸡蛋)渐渐的学生有些领悟,不断的画鸡蛋,升高水面。

学生在笑话、故事中学习是快乐的,是动情的,他们的积极态度是令人兴奋的。

现在,孩子们在街上看见我,老远就打招呼;下课,总有一些围着我,拉着我的手跟我交谈;活动课时,还有的来问:“老师,你不跟我们一起玩吗?”这些看似平凡之举,都是对我最高的评价,孩子的信任,崇拜和友好,就是老师所希望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