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浦江风情 浸染教育技艺
发布者:cj_yuhong 发布时间:2012-05-28 04:14:25 点击数:
感受浦江风情 浸染教育技艺
—————赴上海考察学习报告
每次提及上海,不禁就会想起《上海滩》这部电视剧,特别是剧中那帅气正直的许文强和清丽脱俗的冯程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上海”、“夜上海”也许因此得名并驻扎在我的记忆中。
一、体会与感悟
(一)体会名校长丰富的内涵和睿智的风采
本次考察共接触到两位校长(上海金洲小学和朝春中心小学),她们都先后为我们做了相关的办学经验介绍。这两位可以堪称真正专家型的校长让我领略到了名校长丰富的内涵和睿智的风采,并不像有的校长做经验介绍时,手捧讲话稿,将讲话稿分成几大条几小列做成PPT演示文稿那样正式,而是采用唠家常式的介绍将学校的特色及学校管理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介绍过程中所采用的学校个案给我们的感觉是信手拈来,有时把话题扯得很远,但随着你的思绪被打开它又会适时地将话题回归到主题上,她们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我认为他是在用心去管理这个学校,心系在学校的每一件大事小情上。下面是我在密密麻麻、勾勾划划的笔记中所记下的几句话,也带来了思考,或许从中可以看出她们的治校策略。“学校正在成为全体教师攀登向上的脚手架。”(称为脚手架是要求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基础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往上爬,领导不能对所有的教师统一标准要求)。 “课题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认为教师要踏踏实实去进行研究)“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年年出成果”,“每个教师都要干得出成绩,说得出道道,写得出论文”,“把想好的干出来,把干好的说出来,把说好的写出来”(学校的管理特色就是科研兴校,这是结合学校的管理特色对老师提出的要求)。
(二)体会名校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
要想成为一所名校,必须有超前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考察中无论是聆听专家、校长的报告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都能感受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和个性化的办学思路,感受到明确的“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和“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如我们考察的金州小学是一所民办学校,重在打造英语学科特色,并形成了“三阶段两反思“的教研模式,已成为这所学校的品牌特色。另外,该所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也非常明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已发展成为一所国际性学校,我想正是有了学校的教育特色,才打造了学校的教育品牌,才吸来越来越多的家长的关注,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体会名校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外在体现。我们所参观的二所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的学校环境,奠定了校园文化的基础;良好校风的树立,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多彩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走进上海金洲小学,你会发现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花园和菜园搬进了校园,学校的展板上呈现着由行政到业务、从教师到学生、从德育到智育等诸方面的工作宗旨和举措。每一条小路、每一段阶梯、每一方墙壁都能赋予其独特的名字,甚至每一棵小草、每一株植物都挂上了写着充满人文关怀文字的牌子。校园里这种或向学生传递知识或对学生进行励智教育的或长或短的文字几乎是随处可见的,而教室门口更有着班主任和学生的特色展示。整个校园都充满着“育人为本”的气息,校园建设就如教育发展一样,小中藏大,而且透出了朴实、自然和率真,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又怎能不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思考与启示
上海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上海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前沿地区,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我们与上海教育的差距,是理念的差距和地域的差距。上海是小校园,大教育,我们有大校园,但是在打造大教育方面我认为尚需努力,特别是课程的改革,如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艺术特色的打造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最后我愿以这段话与大家共勉: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
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