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教育 > 干部培训 > 培训动态

校长更应成为教育思想的领导者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2-05-18 10:47:44   点击数:

 在平时和校长的接触中,我发现多数校长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学校管理上,思考和关注的都是学校计划、执行、检查、考核等管理的环节。特别是如何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套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学校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学校管理的有章可循。我觉得,如果校长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上可以理解的话,那么长期甚至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上,就值得商榷了。

       从词语的含义上看,“领导”和“管理”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领导就是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管理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为负责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从中可以看出,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十分明显。前者强调的是,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被领导者,同时要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凝聚被领导者,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跟随前行。后者强调的是,管理者要运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管好自己所负责的人和事。前者属于思想的范畴;后者属于行政的范畴。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校长不应该将“领导”与“管理”混为一谈。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领导”比“管理”更为重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更加重视,学校包括校舍和设施在内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更大的改善,教师的工资和学校的运转经费将得到更加稳定的保障。随着校长负责制的深入推行,党支部的核心监督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管理能力将得到增强,学校将完全走上“法治”的轨道。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那种依靠严格的管理和时间的堆砌,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教育将被抛弃。到那时,学校需要的不是会管、会理的“管理者”,而是会领、会导的“领导者”。

       什么是领导,领导什么,这应该成为新时期学校校长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不断修炼自身魅力。校长必须以良好的形象示范、过硬的综合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教师提升道德素养和教学艺术,达到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境界。校长不一定是全校做事最多的人,但必须是全校做事最精彩的人。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校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要有自己治理学校、发展学校的长远规划,包括办学条件的改善、队伍建设的加强、内部管理的规范、办学效益的提高等,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在对待中层干部上,要赋予他们与岗位相称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要给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创设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要强化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全体教师都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执著的敬业精神、广博的学识修养和较强的教育能力。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环境。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与管理对象的感情渠道,彼此信任,互相了解,愉快协作。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从净化、绿化、美化、规范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和各种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艺术、课外活动,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要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加强与党政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愿我们的校长不但是管理者,更是领导者;不但是教育行政的领导,更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转自  《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