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数学 > 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五环节计算题教学模式”

发布者:cj_jyk   发布时间:2011-12-19 08:58:33   点击数:


在下乡调研和质量检测中发现,我县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未能得以充分的发展。为此,编制了以下小学数学“五环节计算题教学模式”,希望广大数学教师参考执行,并勇于创新。

五环节计算题教学模式

环节一:建立迁移心向,打下迁移基础

教师应从本节内容出发,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小学计算题教学中知识准备主要有:

1、口算:

根据课题的内容,教师准备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可采取抢答、自答、互答,可全班进行,也可小组或个人进行,但应注意全面,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

2、提问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定义、规律、计算法则等。

明确告诉学生要用准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给学生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知识的顺利迁移打下基础。使学生开始就有心理准备。

3、板算:

找准知识的最近连接点,精心设计板算题,以启发对新知的思考。

环节二:利用迁移规律,理解计算方法

1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直观使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能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乘法时,让学生看图,从摆小方块、数小方块等形象思维入手,抽象出一位数乘法的法则。

2、运用“迁移”规律,促进计算方法的掌握。

1)指导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正迁移。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给学生充分的尝试、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2)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区别。当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后,教师应将两者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对此分析,抓住本质进行区别,防止负迁移的发生,运用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法则。例如小数除法学习,新知识建立在整数除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3、重视算法指导,加强计算的合理性、灵活性指导。

1)这是一个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由教师引导,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启发学生说出计算规律,一个人说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在讲清算理、揭示规律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使解题过程既正确,又合理。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定律,使解题过程最忧化(倡导算法多样,但数学是讲优化的。低效、低思维价值的算法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虽尽量避免“程式化”的讲解算理,但一定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抓住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情境。

2)强化跟进,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在例题学习结束后,要及时跟进对应的练习,结合板算,强化算理。在进行针对性小结后,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提示一:要依据知识特点与学生实际,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多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照顾好各个层面的学生。

提示二:探究、合作、操作等形式,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不能流于形式。

提示三:一个新的计算知识往往和旧知识联系紧密,教师也可以针对知识特点、学生实际,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先尝试计算,探究计算依据,在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纠正。

环节三:精心设计练习,突出计算重点

1 新授内容重点练。课堂内应重点练习新的知识点,以便及时巩固新知。习题设计一般以四个层次为主。

2)一层次:基本练习。重在明理,是所学知识的再现,唤起学生对知识内涵的认识和回忆,形成基本技能。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同伴交流等途径体现基础知识的重点与注意点,面向全体,体验成功。小步子、多反馈,及时纠错,加强指导。

3)二层次:变式练习。重在思辨,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情境的变化、解题方法的变化、解题思路的变化、练习题型的变化引导学生熟练应用知识。以填空、判断、选择、改错等形式为主。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进行训练,以加强理解、提高兴趣。

4)三层次:综合练习。重在联系,通过知识间的基本联系综合应用,拓展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理解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可新旧知识结合应用,以达到融会贯通。

(5)四层次:拓展练习。重在创新,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提高学生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注意知识性、思维性、趣味性,题目以1——2道为宜。

提示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是计算教学的动力。计算教学较为枯燥,甚至于机械乏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目的,交替地选择不同的训练形式。如综合训练用练习纸,专项训练用卡片,讲评训练用黑板,并配以游戏、竞赛等活动,使相对枯燥的计算题在连续的情境中变得生动。如:“百题无差错”、“一周无差错”、“超越自我”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提示二:避免纯计算教学。计算题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要适当将计算与应用相结合,实现理解与应用的统一。

提示三:练习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坡度的练习题,要准备难度较大的思考题给掌握较快的学生做。

环节四:引导学生小结,促进知识建构

引导学生紧扣教学内容,总结重点,强调难点或易错处;形成较为完整新知建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知识到情感态度两方面谈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忌形式化小结

环节五:实现目标检测,掌握教、学情况

小班化给每课的目标检测提供了方便。教师要围绕本课的重点,精心设计检测题,以把握本课目标的完成情况,为课后辅导和新知识教学提供依据。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