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教育 > 校本研修经验交流

加强规划,给予教师相应自主权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1-11-30 13:40:47   点击数:

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张群

摘自:《中国教育先锋网》

校本培训,顾名思义,首先应该姓“校”,亦即源于校情,立足学校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就二期课改对我们校本培训的要求来说,涉及面甚广,大而言之,有教育理念的更新,有课程设置的变革,也有课堂教学的改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目前,上海各中学虽说均已进入二期课改的行列,但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对二期课改精神的理解和体验也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实验二期课改已有四年之久,有的才一年有余,而有的则刚迈入门槛。

上述诸种不同情形的学校,在眼下践行二期课改的路途中,遇到的问题不同,亟需解决的问题不一,所需培训的内容自然也迥异。一般地说,对于刚进入二期课改行列的学校来说,恐怕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对二期课改精神的把握以及教育理念的改变;而对于二期课改已有一定实践体验的学校来说,恐怕要解决的是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完善课程,或界定教材难易,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实验二期课改虽仅一年挂零,但践行二期课改的理念却和首批二期课改的实验校同步,也就是说业已推行多年,学校课程结构已经基本符合二期课改的要求,当务之急则是认真研究新课标,并依据新课标,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界定各学科教学的难易,重新规划教学用时,以及进一步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免我们的教师可能手捧新教材,头脑里依旧尽是老教材的“版本”,“穿新鞋走老路”,反而增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校本培训应该是着眼于二期课改,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而进行的,也应该是有利于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

其次,校本培训一定要加强规划性,符合实际,以便真正落到实处。从现实情况看,在二期课改真正全面推广的时候,即使是我们这些业已率先一步迈入二期课改行列的学校,还是清楚地意识到,真正要把二期课改的精神付诸教育教学实际,面临的问题甚多,从课程到教材、到实践,乃至管理的变革,所需解决的问题也甚多。而学校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应是校本培训的最好题材。毋庸置疑,此次校本培训若不想“走过场”,而是要真正取得实效,这将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工程。

对此,学校都应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和较为长远的计划。所以,我们在具体制订规划的时候,应该做到把二期课改的推进和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分轻重缓急,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张弛有度,避免不分轻重、浮躁急进的情绪。学校的师资培训应分阶段、有主题,每阶段的培训工作不仅应密切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和学校的发展同步,而且也应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学校领导本是教师出身,应该有“己所不能,勿施于人”的明智。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校本培训贪多图快是万万不行的,贪多必然囫囵吞枣,图快则必然生吞活剥。由此看来,我们倘若对学校的现实情况不加分析,对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加考虑,校本培训进行中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轰轰烈烈,实质必然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最后,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给予教师相应的自主权。近年来,我们的校本培训,一直采用“计划经济”的模式,即“大一统”的方式,不管是谁,无论你是从事行政工作的还是具体教学工作的,也无论你是年长的教师抑或是年轻的,均进行同样内容的培训。事实上,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种培训模式无法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无益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自身的教育追求;校本培训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促使教师在二期课改精神的引领下更好地发展自身的专业。

就此而言,我们在规划校本培训的时候,既要有统一的意志,又要留给教师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换句话说,就是既应有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宏观计划,旨在逐步解决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激励教师根据学校的计划自我设计、自我规划,旨在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此上下结合,彼此互动,才能使我们各学校的教师既有相同或相仿的教育理念,又富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个性。情同此理,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在对校本培训提出要求的时候,可有统一意志,但也应给学校留有自主发展的空间,避免“一刀切”。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