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英语 >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浅谈创设情境与英语教学

发布者:cj_yuhong   发布时间:2011-10-21 15:54:01   点击数:

Can I come in?
——浅谈创设情境与英语教学
英语课标要求学生学习英语要具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来说,学生的英语学习除了课堂的40分钟外,缺少的就是适当的英语情境,这就为我们英语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当的英语情境呢?
在教学三年级英语教学M5U1时,学习的主要句型是Can I have…? Yes, you can. No, you can’t. 我就采用了图片创设情境的方法,制作了许多漂亮的图片:hamburger, noodles, biscuits, rice, ice cream,同时,在上课时我还带了一瓶水。我以我口渴想喝水为导入,以Can I have a drink?为问题,亲自将水喝进嘴里,启发学生用Can I have a drink?来从我这里把水拿走,而我则以Yes, you can.或No, you can’t.来进行回答。而后出示那些漂亮的图片,“你想得到这些漂亮的图片吗?怎样说?”让学生用这些图片相互开火车,当然,这些图片我事先都画了√或×,学生可能以此来进行判断。因为大家都争着想要这些图片,因此课堂的氛围很好,学生的发言也很积极。效果也不错。
在教学M5U2时,其功能句就是一个Can I come in? Yes, please.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一句型,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亲自实践的机会。我采用了以同桌为单位,让其中的一半学生到走廊里,敲门后说“Can I come in?”同桌要说“Yes, you can.”一轮过后,转换角色再来一次。全班30人,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时间虽然不是太长,但是每一位同学都亲自参与到了实际的情境之中,就连平时就不愿意也不会说的同学,也能张嘴说了。可以说,这节课,不仅教学目的达到了,同时也渗透了礼仪教育。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虽然操作比开火车要稍麻烦一点,但效果却远远胜于开火车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更多更好地情境,力争使学生以更积极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让他们乐学,爱学,愿意学。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