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长海教育专栏 > 主编推荐

“读”占鳌头

发布者:cj_ysh   发布时间:2011-10-14 10:05:02   点击数:

上学期学校为我们推荐了《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这本书,通过反复阅读,可以感受到韩兴娥老师的语文课堂看似“风平浪静”,没有太多修饰的成分,但学生的表现却是“波澜壮阔”。细细品味,老师的许多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 、老师的海量阅读为学生的海量垫底

我们都知道老师要对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行指导,自己必须先进行阅读,否则在课堂上就失去了发言权。不管是曾经读过,还是正在阅读,总之,老师读深读透了学生阅读的所有书籍,所以才能抓住其语言的精华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抓住其内在的线索引导学生辩论。有几个数字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一起研读《论语》,老师看了十多本诠释《论语》的书籍;一个假期她能读二十多本从美国译过来的书……应该说正是老师自己的“海量阅读”,为学生的“海量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 、就地取材、扎实训练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的海量阅读,就是“就地取材”,全班共同在“课内”阅读某一本“课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读所用。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虽然始终都让学生带着任务读书。但是,她从来不强求学生必须达到同一标准,而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和每本书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星级目标,学生能达到“一星级”目标就算完成了任务。比如在低年级,一星级目标一般是读熟课文,二星级目标是认读打印出来的字词,三星级目标是理解文章的意思。而到了中高年级,理解文章大意是最低要求。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认为“读”才是硬道理,她很少讲解词语的意思,更不去深入分析文章的内涵,而是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自已去感悟,她觉得应该积累、背诵的内容,老师会不遗余力的让学生们在课上、课下反复背诵,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恰当运用。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子、片段才是老师的目的,为的是以后的厚积而薄发。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我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目光短浅,一直陷入一本教材的泥潭,反复了无数次,却不能自拔,总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尽善尽美,完全掌握。可是却没有想到学生的阅读面是如此的狭窄,如果视野得不到拓宽,那么如何走向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关于读课外书,虽然自己也带领学生读了一些学校推荐的书目,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首先在于自己没能读透这些书籍,不能根据书的内容给学生提出恰当的读书要求。其次,虎头蛇尾,没有持之以恒,更没有一个完善的检测、激励机制。致使部分学生不会读书、不爱读书。今后将向韩老师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做法,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尽快踏上阅读快车道。

三 、阅读要早、开笔要迟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讲究“阅读要早、开笔要迟”,曾国藩老人家不让自己的儿子过早地作文。他认为儿童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读书和背诵上。读书多了,需要表达的时候,自然会表达。老师也一直奉行这样的理念,她说学生那些优秀的文章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读出来的。关于作文教学,她有自己独到的做法,如:她认为低年级孩子会写的字太少,写话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所以他们只管阅读输入,家长可以带笔记录孩子的童言趣事。中年级老师提倡学生写循环日记,具体做法是,四人一组,每人每周写一篇日记;高年级除了园地里的作文,每人每周写一篇周记即可,省下来的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实践证明韩老师学生的作文是妙语连珠、佳句迭出。功劳应归功于海量阅读。在今后的作文教学时,我们不妨也学习一下老师的做法。

    总之,一本书就是一条捷径,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有效借鉴,定会离理想的山峰越来越近。今后我将带领我的学生加快阅读的步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孩子沉浸在阅读的海洋里,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