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通知

长海县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者:cj_she   发布时间:2011-08-25 20:08:30   点击数:

长海县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本学期,我校的教研部门紧紧围绕学校整体的工作要求,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关注质量,提升能力”的工作思路,以建设高素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工作。下面就结合本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以及下乡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主要工作、教学成绩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四个方面,对我县的教学质量情况做以总结和分析:
一、主要工作
1、加强研究,有效调研。本学期,学校教研部努力探索教研新模式,以重心下移、研训一体、聚焦课堂、促进发展为教研思路,以整体调研、菜单服务为形式,深入全县十所中小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指导。调研前,中小教部根据各校上传的服务菜单和学校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体调研计划与学科调研计划。在调研过程中,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为目的,以骨干和新教师培养为重点,研训教师与教师共同备课,研究教材,指导课堂教学,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深入年级组、学科组研讨活动,引领各校的集体备课、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调研后,及时反馈,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学期,研训教师共听评课900余节,进行学科培训讲座30多场,研训教师上示范课20多节。
同时,为加强学科建设,学校提出要注重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提炼,为此,研训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研究探索,逐步形成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2、质量为本,加强监控
提高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研训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1)下大力气狠抓中考复习备考工作。
今年的初三复习备考工作,我们提高重视、及早下手、下大力度,开学初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对中考五个学科的状况做了详尽分析,我们五位教师就中考备考进行多次交流,共同制定了基础学科研训工作计划,对各校中考备考提出了框架式的要求。专门召开初三教学质量分析暨科学备考会议,会上,各校就初三备考工作做了深度的交流,江秀伟副局长对2011年中考备考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同时,为加强中考和会考学科的复习应对策略的相互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备考能力,4月7日,我校与甘井子进修学校联合举办了中考、会考学科的初三复习研讨活动。一模考试之后,五个学科研训教师通过远程向各所初中传达了一模之后所获得的信息,使我县初三教师进一步把握中考的方向。
(2)高质量完成学科命题和质量分析工作。
本学期,研训教师围绕课程标准及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共命制试题81套,下发考试指导意见16条。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期末抽测试题,我们与甘井子进修的研训教师共同研究并制定双向细目表
3、开展活动,搭建平台
(1)以赛促训,共同发展。5月,积极组织召开“长海县小学有效教学展示暨牵手行动”。 本次活动以“教学相长,促进高效”为主题,共展示13节课堂教学。邀请甘井子学科研训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同时,与基础教育科联手召开了有效教学和有效作业研讨会。
(2)牵手引领,加强交流。有效的利用与甘井子的牵手的契机,聘请甘井子研训教师和名师送教我县,本学期,开展两个学区的初三复习研讨活动和小学语数英、科学学科的牵手活动。共送课9节,讲座10场。
(3)创造条件,历练提高。各科研训教师积极组织学科教师参加省市两级的各类评优活动,本学期,广大教师获省级优秀课3节,获市级一等优秀课12人,二等优秀课20人。
(4)公开研训,探究新路。
提高研训工作的实效性,探索研训活动的新路子。4月29日,我校首次召开小学英语公开研训活动。活动中,研训教师亲自上课、专题讲座,组织主题式研讨、现场答疑、互动交流等活动,使教师在参与中得到提高。本次公开研训活动翻开了长海研训工作崭新的一页,活动带给每位研训教师以深层次的思考和冲击力,必定会极大的促进我县研训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教学成绩数据分析
在中小教的质量分析报告中,注重了数据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并针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一点,在我们的各个报告中,一目了然,在此不做一一陈述,只是把全县整体教学成绩情况总结一下:
中学:各学科的及格率相对较为稳定;数学、英语学科的优秀率有所提高。物理学科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偏低。语文学科的优秀率仍然未实现“0”的突破,这也是我县中学教学的一大瓶颈问题。较之上学期成绩相比较,除数学成绩外,其他学科各校的成绩起伏较大。校际间的教学质量差距很大,教育的均衡化的程度低,特别是小型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下滑的趋势,影响我县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校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充分说明校际间的竞争力逐渐加强。各校语文学科的成绩相对稳定,且及格率较高,就五六年级来说,最低的及格率是93.8%。数学和英语的及格率有待于提高,且低分段学生数较多,补差工作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双基”教学不够扎实
表现在:一是试卷中,填空题、选择题等等“双基”试题漏洞百出。从卷面看不出在教学中有“双基”过关的痕迹。二是及格率不高。(主要是7的基础题未把握住)三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特别是初中。分数段分布曲线几乎没有正态分布,绝大多数都是出现双峰值。两极分化严重还表现为同一学区内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不同学区间的差异也很大。
2、能力培养有欠缺,在中小学都有所体现。几乎所有学科都在质量分析中提到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迁移能力等等都较差。凡是涉及考察这几方面能力的试题得分率普遍低。如语文、英语阅读中归纳总结类的题得分率也不高。数学试卷中学生不能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建立成数学模型,拓展迁移能力差,物理简答题多年来始终是全卷得分率最低的题。如果说,我们的基础没抓住,能力培养跟不上,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又何谈提高呢?
3、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低分段学生人数居多。这一点,在中小学都有体现。在本次抽测中,发现低分段0——39的人数居多。小学是六年级英语85人,占10%。中学现象更为严重,七年级的地理、八年级的物理、英语这个分数段的学生都在240人以上,物理则达到345人,想一想,此分数段近40%的人数,真的是让人揪心。厌学现象也体现在及格率方面。小学五六年级,数学、英语学科均不理想。试想如果在小学就出现了大面积的不及格学生,那么到初中可想而知情况会怎样。所以说,狠抓及格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小学抓起。初中各学科的及格率最严重的问题,八年级的物理和英语学科,平均及格率仅为31.82%和42.8%。八年级物理,海洋中学只有1人及格,及格率仅为1.37%,诚然,试题的难度可能有所偏高,但是再怎么高,这么低的及格率也说不过去,希望学校能认真分析,查摆原因,寻求对策。教研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确有不少学生厌学。一进教室,发现被教师孤立起来的学生,有的在讲桌跟前,有的在角落中,这些学生教师都意识的把他们从整体中分辨出来,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即使有人听课,也是自顾自的玩,完全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厌学是由多方面造成的,但我们的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解决学生的厌学现象,是我们目前长海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不可避免又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4、校际间的发展不均衡。这一点在初中尤为突出,一些学校的“短板”现象制约着我县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拿初中从各个学科的及格率一项来说,初一年级语文及格率最大差距是30个百分点(四中与五中之间),英语及格率最大差值也有近27个百分点(二中与五中之间);初二年级数学最大差值是49个百分点(三中和八中之间),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初二的物理及格率相差竟高达53个百分点(四中和五中之间)。分析这些数字,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的教学质量,除了学生素质、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是不是我们的学校、教师也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原因分析:
1、教学管理水平总体不高
一是管理过程不精细。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薄弱环节的教学质量目标要求的落实督查、跟踪监控、评价反馈不实不细,指导不力,有虎头蛇尾、因事中断或例行公事的现象,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比如说,听课这项常规工作,在十项管理考核中,部分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缺乏主动听课的意识)二是管理行为不规范。(此问题,在中小学都有存在)许多学校教学质量观片面,教学行为不够规范,课程设置实施两张皮,重大科,轻小科(有专职教师的还好些)。非统一检测学科,教师备课应付,上课随意性大,效率低,随意调课、换课现象屡有发生,听说要抽测,临时抱佛脚,学生综合能力的下降。
2、课堂教学效益仍然不高。一是教学设计不精,从学科建设的要求来看,很大一部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存在弱化、备课应付的现象,这是教学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突出表现有:备课不认真不及时,无选择的下载、抄袭教案,缺乏经过自己思考后的再加工、再认识的过程;为查而备,备用两张皮,教学随意;或教案只罗列知识点,少有情境、问题、导语、自学、导学、系列题组及其变形引申的设计;课堂抓不住重点,教学思路和知识发生、形成的导引不清晰,设计和提出的问题缺乏目标针对性,致使学生思考、回答茫然无措;复习课没有教案只用练习册或试卷;约有1/3的教师教学不能朝着设定的教学目标而紧张有序有效的推进和全部达成。凡此种种,备课、设计功效何在?课堂目标的有效达成何时能够实现?由此看来教师的专业培养任务很重。
二是行为与理念之间的落差较大。
在推行十年课改的今天,我们的教师教学理念上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比如: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体现不充分。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根本不考虑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很多问题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给学生留下必要的独立思考与活动的空间,没有真正把“讲堂”变为“学堂”。很多教师为了让课堂动起来,为活动而活动,合作探究无价值或浅尝辄止,流于形式,或组织不当,动而无得,浪费时间;学科思想方法渗透也不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训练。
三是个别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这其中主要指有的教师长期课堂低效又不愿主动改革创新,不去学习钻研课标核心理念和教材、教师用书的精髓,课程资源眼光狭隘,教学意识、水平原地不动;也不想不去精心设计教案,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无重点、难点,过程散乱,缺少研究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业批阅不及时、不认真,错批错题未及时要求更正或给以指导等现象。还有的对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习惯问题置若罔闻。而当这些教师一旦分析起教学来最先强调客观,把责任直接全推向学生和学校,说学生差、不学,说学校条件差、落后,很少去分析反思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应该属于教师在师德方面对学生负责、服务的不良表现吧,它对整体质量的提高影响极大。
3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
一些学校还缺乏对校本研修进行整体谋划的思路,还没有完全把校本教研作为展现学校特色,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来加以研究、加以深化。既费时又低效、目的性不强的教研方式仍然存在。教师还没有养成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彰显学校内涵的“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还不多见。教研服务教学的功能不强。有的教师为完成任务和个人利益而研,急功近利心理严重,研究不与自身实践相结合。
四、改进的建议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执教能力
课堂教学的效益直接决定着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1、深入开展新一轮的学习、研读新课标活动,每位教师对课标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并以课标要求为依据,认真钻研教材,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抓好教学常规内容的检查督促力度,进一步引导教师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实践,加大监控、检查、评价、反馈的力度,使之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特别是抓好教师的备课,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个人备课要深入。同时,要关注常态课教学,加强对常态课的监控、评价和管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使“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习惯,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在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中,我们要坚持突出重点(针对青年教师)、全员参与(包括学校领导),广进严出、注重实效(不搞只要参与,人人有奖的“大锅饭”,主要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参加活动得到锻炼与提高),奖优罚劣、激励进步。对课堂教学不达标的教师,要制定提高的对策,并付诸于行动。同时,防止三种倾向:一是防止形式化倾向,要真正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高度认识和落实这项工作;二是防止短期化倾向,要认识到课堂教学达标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力避“一阵风”似的走过场,力求把达标活动做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长效机制,认认真真地长期坚持下去;三是防止简单化倾向,要把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等内容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将课堂教学达标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抓手,努力抓实、抓好。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学习成绩的高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来吸引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二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爱学生,不是个别的优等生,而是全体学生。要有负责任的态度,要多一些反思,少一些埋怨。学生还是听话的,只要教师真诚的付出,定会有回报。三是要发挥家庭和社会力量,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访这种传统的方法,应该提倡),扭转学生的厌学倾向。
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要了解学生,学生缺什么,该怎样补,要心中有数,并且要持之以恒。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7”的部分要认真研究并落实好。对于学困生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培优工作,要多采取竞赛的形式,使他们发挥优势。
(三)以校本研修为依托,营造学科建设的互助氛围。
校本研修的作用、重要性,我想无须再强调。首先,认识要到位。特别是对于校长这个层面来说,因为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校长重视了,想去抓而且坚持抓,就一定会有所成效。其次,要落实到位。对于校本研修工作,要结合学校实际,对校本教研的内容、组织形式进行恰当的定位,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指导作用,致力于追求实际效果,避免形式化、随意化、经验化的倾向。开展校本教研要“由形式走向内涵”,要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提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提高教研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为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让教师不仅成为校本教研的参与者,更能成为校本教研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从而整体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要善于总结推广。像四中理化教研组,研究探讨的氛围非常浓厚,那么四中本学期物理学科的及格率达到54.4%,名列全县前茅。每个学校可能都有这样的典型教研组,学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总结成功做法,在校内推广。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二0一一年八月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