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教育“观”
发布者:cj_fuhong 发布时间:2011-07-14 15:10:37 点击数:
谈谈我的教育“观”
长海四中 毕永强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我站了三十多年的讲台,与家长学生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到现在我也没把“教育”的真谛悟透。
我一直把教师的工作当一种职业,一种可以从一而终的职业,这种职业特点是把你所知道的有选择地尽量多地传送出去,有时我们真的像推销员一样,把你的商品都卖出去,而且卖个好价钱。我很佩服今年我国发生的“抢盐”风,那么多的人参与抢购,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学习像百姓喜欢“盐”那样该多好啊。
教育是服务,教师是服务员,学生是顾客、是上帝,你只有把你的顾客服务好,你的生活质量才高,你的生存空间才大。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认识到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生存,那么你是否就会更用心、下气力、想办法做好你的工作?
一、学校办什么样的教育——老百姓最满意的教育
学习“三个代表”,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常用的一句“套话”,不知我们的教师是否认真地研究和学习过,我研究过,其实它真的不是套话,最广大的学生的根本利益就是我们立教的出发点,在你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讲效率、讲科学、按规律办事,做学生喜欢的事儿,或者说做大部分学生喜欢的事儿,这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因此,你首先得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我研究发现,在我们身边,学生不但是老师的上帝,在家里也是上帝,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了解是通过学生,社会老百姓对学校的了解是通过家长,因此,学生满意的教师就是人民满意的教师,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生在家里可以不听家长的话,但学生回家说的学校里的一切家长都信,因此许多矛盾都由此而产生。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包装”了的,每一个学生的身后总有一支强大的“亲友团”,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而亲友团中的大部分成员中又有一圈子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一个孩子的分班,转学等问题接十几个、几十个电话,让人头疼的无理要求,或使你哭笑不得的理由。教师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很有力量,落实的很到位,而《义务教育法》却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国情。我的教师们经常跟我讲:“这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行为习惯不好,不完成作业,字写得差……”我总是笑着说:“你抱怨这些有用吗?你以为我不知道?”当你真的无力改变学生或学生家长时,那你只有忍痛改变自己,多年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教学方法要改变谈何容易,不容易也得改,因为你要吃饭、你要健康的生活,想尽办法,千方百计找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对话、进行交流。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软硬不吃,我说那你就来点不软不硬的吧。怎么办,得研究,谁让你选择了教师的职业,要想生活得开心、幸福,首先你得以开心愉快的心态面对课堂,面对你的学生。
总体上讲,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孩子们还是听老师多一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政府放心的学校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校有多少学生喜欢老师。前不久一次上班的路上与初二的一位学生走在了一起,他问我:“校长,我们上初三能换班主任吗?”我说:“不一定,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他说:“我代表全班的学生请求您别换了。”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们的老师与学生都能相处到这样的程度,老百姓对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就满意了?仔细想想这么多年这位教师还真没因为班级学生的事儿找过我几次。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一定会增加的。本学期长海四中开设了“德育教育课”,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听讲座、看录像,前不久的一次《让生命充满爱》——邹越的视频演讲,师生家长都落泪了,我却在心中暗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长海四中的家长听课制已经坚持多年了,每班后面都有一排小凳,我们的课堂天天开放,让家长重温一下课堂,感受一下老师的苦口婆心,看看自己孩子的课堂表现,或许也能提高
前不久,在甘井子区某小学做教师的女儿对我说,她到上海看了一所学校的家长会,与会的家长许多人带着电脑、摄像机将相关的内容录下来,教师的教案拷贝下来,回去后,动员全部的“亲友团”“按需求”、按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我想这样坚持下来,会有人对教育不满意吗?这样的“亲友团”可能就变成了我们工作的卫士、伙伴、帮手,反之,成天告你、找你、闹你的“亲友团”那可就成了一排排冲不跨、打不烂的阻击手,烦死你、累死你。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百姓满意的教育,就是做学生满意的教师,尽管困难很大,但必须做,你有选择吗?冲过这一关,前方便是海阔天空。
二、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有多高,要通过学生来检验
学生喜欢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在我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要考试了,上级某某部门出题,卷子打开后,问:题怎么样?答:还行,都讲过。可考试成绩一出来就傻了,一塌糊涂。老师讲评试卷时总有一番表白,这道题讲过,那道题讲过,哪道题没讲?怎么答的?我的回答是:“你说这些有用吗?”你讲了多少是一回事,学生会了多少是另一回事。你多厉害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讲了学生不会,不如不讲。去年干训时,我曾写过一篇体会: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不要总研究古人怎么说怎么做,专家怎么说怎么做,一定得研究学生需要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在平时评课过程中,我经常提这样的观点:你能少讲尽量少讲,能让学生讲的你别讲。学生给学生讲印象一定更深。记得那是89年,我教初三,我教的学生A问我一道题,挺好的题型,由于难度大,解法特殊,我没在全班讲,只给A讲了,他似乎听懂了。课间学生B问A:“你问什么题,说给我听听。”放学时,学生C(当年的长海中考状元)问学生B:你们在研究什么?学生B把题又讲给了学生C。很神,中考考了这道题,那是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设了三个未知数,确只能列两个方程,结果是学生C得了满分,学生B方程列出来了没解出来,而学生A只得了零分。多年的实践,我的体会是,有许多学生真的是“死”在我们老师的手里,由于他不能接受你的讲课方式或方法,因此,他的课堂时间就白白浪费了,一节课下来,其实他什么也没得到,然后你再布置他本来就不会的家庭作业,再加上家长水平差点儿,他拿什么去完成?我十分反感一些人提出的留统一作业的做法,十分不科学,课堂上都没学会的在家里有效果吗?近两年,长海四中的部分学科的部分教师在努力地探索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是不留统一的作业,只留选择性的作业,首先教师减负了,少了许多无用的批改,也不用为学生不完成作业而生气。其次,学生高兴,家长问作业完成了吗?回答是在学校里做完了,没作业。想学的孩子自己找题做或者做老师留的选做题,不用抄作业了,不想做的留也没有用。将更多的东西在课堂上解决。有人会担心按课标的要求讲不完怎么办?讲完了大部分人不懂又有什么用呢?二是参照课标的要求降低难度,降到哪?降到学生能接受为止,让尽量多的学生获得成功。先别管中考考什么,首要的选择是你得知道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你做起来都费劲的问题不要面向全体学生。上学期我听了初三的一节语文课,讲议论文写作,选的范文是丁肇中的科学论文,评课时我问作课教师为什么选这篇文章,她说是某教辅材料中的一篇测试题,我说你真厉害,他的论文你们也敢去研究,我们的对象是初中生,为什么不选择眼前的呢?让他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我把它理解为:这才叫“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记得前两年的初三上册数学教材,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一道例题,选的知识点是高中物理中加速度的内容,我当时就说不知编书的是怎么想的,结果第二年例题没了,变成了B组思考题,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能接受或乐于接受就是最好的,备课备学生是第一位的,课堂上只有学生的一切器官尽可能地都动起来了,那就是最有效的。我很认同一种观点:“学生若喜欢你所教的学科,那就是爱学习、爱科学。”剩下的问题是怎样让他们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了,我也比较赞同一种论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去年我担任初三一班的数学课,我给他们班定的目标是22个及格,有几个孩子每次测验总是在60~80分之间,后来快中考了,我把他们派给了几个与他们关系不错的学生,我根本没怎么管,只是打个赌,及格了请客。还别说,真给力,中考27个人及格,是他们内在的动力或兴趣起了作用。
广大的教师朋友们,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这些家长,就这些学生,你有选择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用心去做吧!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用我们老师的话说:“你试着把所有的孩子当成你朋友的孩子。”让许多年后从你手中出去的孩子们偶尔想起他们初中的生活,想起你,说一声:“XX老师是个好人。”幸福吧!
责任编辑:于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