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课程》(1)
发布者:cj_she 发布时间:2011-05-05 10:16:17 点击数:
《儿童与课程》(1)
作者:约翰·杜…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324 更新时间:2007-8-7
编者:无论我们怎么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差异性,我们终究不能把它看成是课程体系中的另类。事实上,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分子,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课程一样,都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我们在积极探索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与操作技巧的同时,也应该静心聆听教育先哲的经典篇章。
儿童生活在个人接触显得十分狭隘的世界里,除非这种生活密切地和明显地涉及到他自己的或者他的家庭和朋友的幸福。其他各种事物很难进入到他的经验里。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和同情。学校里见到的课程所提供的材料,却是无限地回溯过去,同时从外部无限地伸向空间。人们在儿童离开他所熟悉的几乎不多于一平方里左右的自然环境以后,便使他进人一个辽阔的世界——甚至可以说,使他进入太阳系的范围。儿童的小小的记忆力和知识性领域被全人类的长期的多少世纪的历史压得窒息了。
还有,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他敏捷地和欣然地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正如他从一个场所到另一个场所一样。但是他没意识到转变和中断,既没有意识到什么割裂,更没有意识到什么区分。儿童所关心的事物,由于他的生活所带来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兴趣的统一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凡是在他的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就暂时对他构成整个的宇宙。那个宇宙是变化的和流动的,它的内容是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和重新组合。但是,归根结底,它是儿童自己的世界。它具有儿童自己的生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儿童一到学校,多种多样的学科便把他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地理是从某个个别观点选择、摘录和分析成套的材料,算术是另一个部门;语法是另一个科目,等等。
还有,在学校里,这些学科中的每一门都被归到某一类去。各种事实是从它们在经验中原来的地位割裂出来,并根据一些一般原则重新排列。把事物归了类,并不是儿童经验的事情;事物不是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的。感情上的生动的联系和活动的连结。把儿童亲身各种经验综合在一起。成人的心理如此习惯于按逻辑顺序组成的事实,以致它不认识——它也不能理解——那种直接经验的事实,在它们能表现为一门"学科",或知识的一个部门之前,必须经历多少的分析和重新组合。对于学者来说,一个原则必须加以识别和明确;各种事实必须根据这个原则,而不按照它原来那样加以解释。它们必须在一个完全抽象的和理想的新的中心重新汇集起来。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智慧的、兴趣的发展。它意味着不偏不倚地和客观地观察事实的能力;那就是不问这些事实在儿童自己的经验中的地位和意义怎样。它意味着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它意味着高度成熟的智慧的习惯和科学研究的特定的技术和设备的运用。一句话,已经归了类的各门科目是许多年代的科学的产物,而不是儿童经验的产物。
(本文摘自[美]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