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长海教育专栏 > 主编推荐

由“有效教学”引发的思考(原创)

发布者:cj_fuhong   发布时间:2011-05-04 09:57:49   点击数:

由“有效教学”引发的思考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波

近年来,在编审《长海教育》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基层教师撰写的关于有效教学方面的文章,深受启发,由此引发了我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思考一:有效教学提出的现实背景、意义以及标准

1、为什么倡导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很多教师不是很了解,只是跟着喊,人云亦云而已。不知道背景你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倡导有效教学,就会出现盲目地研究。大家都知道,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从2001年开始的,经历了四、五年的改革后,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课堂教学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课改过程中,有的课堂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双基目标的落实不如以前扎实。有的教师不敢讲知识点,语文课教师不讲字词,到头来学生对很多字不认识,很多词不理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了了之。有的课堂变为学生自学、互相讨论、教师总结,学生学得好不好,好像不重要了。还有人以为,新课程不重视双基了,课堂教学走向了忽视知识技能的极端。误认为探究性学习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被扭曲,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教学中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有识之士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主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2004年我们去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报告,他对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课堂教学出现的低效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听了他的报告深受启发。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并不是说有效教学提出之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也不能说我们倡导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我们的课堂教学就真的有效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也是我们广大教师时时刻刻都在追求的永恒的主题。

2、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一些教师不是很明确

我们天天都在喊有效教学,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们必须去思考,不然,我们会迷失方向。当前,有很多教师都在研究课堂教学时效性,纷纷发表文章,论述和介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细细品来,很多教师的文章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在他们的文章里看不到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的具体的、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都是在重复专家的理论,依旧是老生常谈。对什么是有效教学和有效教学的标准都不懂,还谈什么有效教学?我们都在喊有效教学,都在研究有效教学,我们的课堂真的有效了吗?如何做到有效,效度的大小如何确定,课堂教学达到百分之几才算有效?我看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也是有效,百分之八十、九十也是有效,但是前者是低效,后者才算是高效。只有弄清楚有效教学的意义和标准,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虽然没有,但是既然提出了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大概的意义我们是要知道的。教学是一种有目的实践活动,教学就是追求学生更好的全面的发展,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那么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就是学科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实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有效了,反之,则是低效或无效。

思考二:课题研究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为什么成效不够显著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是否有效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回顾课改以来我们广大教师的研究,看似轰轰烈烈,成果层出不穷,但是,课堂教学为什么成效不够显著?究其原因,我看有以下三点:

1、有很多教师的研究没有抓住主要问题。在课堂教学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之前,要思考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且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应该是次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你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永远也得不到解决。一些教师确定的研究问题就非常地简单。如,“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进行板书设计”等等,这些问题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可以一语道破。对这样简单的问题,要写理论综述,课题方案,研究计划,实施方案等等,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微乎其微。

2、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之路。人们的问题意识不断增强,开展了许许多多的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一下,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我们的问题研究成果对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是多数作用不大。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研究违背了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所为系统论的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改造可观对象的方法,要求人们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此系统与他系统的关系,从而把握其内部联系与规律性,达到有效地控制与改造系统的目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含这样一些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这些要素必须达到了最优化的程度,并且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最后达到高度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正所谓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会大大地增强。当下,我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多数是相对孤立的研究某一问题,没有把问题放在课堂这个系统当中进行研究,而且只研究一个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是不会有指导意义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必须同时进行研究,如果忽视了某一个要素,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赵桂弟校长就不赞同问题研究,他说得好,一个人竭尽你毕生的精力,你也研究不完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他的研究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和时效性。如赵校长所说的案例研究,我说是课例模式研究,就是把它放在课堂这个系统中进行研究。赵校长对小学几何形体知识教学的研究没有离开教师、学生、内容、目标,方法和情景,是将此要素与其他要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没有顾此失彼,因此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如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统计初步教学都可以作为一个小系统进行研究,让教师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还是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我们的根在课堂,把课堂经营好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就增强了。然而,如今有部分教师的研究脱离了教学实际,成了学术理论的研究者。从长海教育征集的论文来看,一些教师的研究是在电脑上研究、在网络上研究,一些文章都是在复制、粘贴专家的理论,显得空洞、乏味,这样的理论就不能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研究工作,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呢?我想,一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二要有善于思考的头脑,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必备的条件。课堂教学的问题很多,研究时,要抓住影响自身课堂教学的瓶颈问题,要把研究的问题放在课堂上反复试验,不断地施加、更换试验因子,不断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地进行总结,直到自己有了新的感悟、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喜有忧,有失败,有迷茫,有困惑,这是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没有这样的经历就谈不上是研究。

验证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有成效,就看你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提升。如果能,你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就是好方法,这样的方法和经验就是理论,即所谓的实践理论,它有别于学术理论。这样的理论能够操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是个人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理论。

思考三:要深刻认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有十个年头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如今,制约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不再是理念和方式,而是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总体来看,当下教师的整体文化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不容乐观。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师的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阅稿过程中,发现一部分教师的文化知识的欠缺比较严重。他们撰写的论文语法错误十分普遍,语言表达语无伦次、条理不清,前后语意不能流畅贯通,错字别字屡有出现,常见的标点符号不会使用,这样的教师怎么去指导学生阅读?怎么去指导学生作文?还谈什么课堂教学有效性?当今世界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教师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了。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对于教师来说也很陌生。比如中位数众数概率抽屉原理等知识,教师对它们的掌握往往只是浅层次的,甚至有的知识教师从未接触过。这就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引领学生拓展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再如,这两年教师的职称评定考试,也能看出教师知识的欠缺比较严重。另外,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的高低还影响着他们的专业发展的进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被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如果一个教师连自己所教的学科的知识都不能全面地掌握,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和同伴互助呢?即使是反思和互助了,也是低水平的,不可能推动自身的发展。在进行教师专业化培训过程中,专家的报告教师也听了很多,为什么同一场报告,有的教师收获颇丰,有的教师收获不大,有的教师却没有收获呢?为什么有的教师评价专家讲得好,有的评价专家讲得不好呢?说好的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比较丰厚,能力比较强,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与专家的报告内容比较接近,虽然迷茫,但是通过专家的讲解,他们豁然顿悟,收获匪浅;说不好的,是因为他们与专家的距离相差甚远,专家无论如何给力,他们都无法接受或理解。这两类教师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不同。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就没有丰富的内涵,没有丰富的内涵就没有强有力的内动力,没有内动力就没有快速发展。因此说,扎实而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保证。正如曹培英教授所言,在教师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育理念的学习与落实的倾向下,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缺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