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 才有生机
发布者:cj_fuhong 发布时间:2011-05-04 09:56:37 点击数:
有效 才有生机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徐黛娣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为达到其目的有多种渠道,同时也是多理论层面的,只要你的途径、方法得当,就能让你达到满意的多种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 教学形式 音乐为本 教学语言 聆听音乐
近几年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有关各方面教学有效性的论文很是精彩,大家各抒己见,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很好的借鉴。那么什么是有效性?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的。广义上说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效益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得更多、更快、更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讨,产生获取知识的渴望,从而快速提高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那么,要达到教学目的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呢?其实我觉得课堂教学为达到有效性的目的有多种渠道,也是多理论层面的,只要你的途径、方法得当,都能让你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目前有的教师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存在是否有效的问题,就是咱们所说的,讲了一节课做了无用功收效甚微。
新的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机械式教学;现在的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摒弃了音乐内容的生硬灌输;音乐与相关文化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模式,这些新的音乐教学理念无疑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思想。但是在现实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有些音乐教师却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由于观念不清,因而在新形势下产生了一个新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有效的教学形式不能偏离了教学内容 I
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不能够在一堂音乐课中自始至终完全集中。如果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就会使教学生硬、呆板,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对音乐课失去兴趣,课堂秩序就会很乱,常常“上不住课”,达不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所以音乐课的教学形式应是富有变化的,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新课改后,音乐课堂教学形式更是五彩缤纷。但是在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形式的同时应考虑一个“度”的问题,不能搞得过于花哨,否则音乐自身的独特魅力就得不到发挥,学生也就不会很好地掌握应学的知识。常常看到一堂几十分钟的课被教师安排了游戏、舞蹈、诗朗诵、故事、画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管是与课堂内容有联系的还是没联系的,都毫无限制地“捆绑”在一起。使得本应该在课堂内掌握的真正的教学内容被挤出了音乐教学之外。这样做表面上看,学生可能很开心,教师也感到课堂很热闹、活跃,有气氛,但相对于音乐课的教学计划和目的来说可能收效甚微。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审美体验,原本喜爱音乐的学生也对音乐课逐渐失望,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长此以往,教师也会失去教学兴趣。
案例一:京剧欣赏一课,教师设计了一个体验京剧锣鼓经的环节,仓:表示大锣;台:表示小锣;七:表示钹;切:表示镲;冬:表示鼓;大:表示梆子;另:表示小锣和小镲齐奏;乙:表示空音;札:表示闷打等。教师再解释锣鼓经记谱法,一般用仓、台、七等字作为音符。讲解后,让学生尝试了两段锣鼓经的演奏:仓 七 台 七︱仓 七 台七 台︱仓…学生在这段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京剧的味道,当时就在座位上小声说:“嗯,像,嘿嘿,是有京剧味!”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真正感受到了京剧(武场)伴奏的场面。
这一课堂教学设计是成功的、有效的,而非纯纯的听赏和理论的讲解这么生硬。所以挖掘教材时,什么内容要运用怎样的形式,使其有机的联系,是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的体现。而有的教师在备课中写到,通过听赏让学生体验京剧的魅力,或是通过听赏和讲解让学生感悟和理解京剧音乐。难道听了唱段就能体验京剧魅力了吗?不然吧!课标中这样阐释:“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偏离了教学内容。
二、有效的听赏教学应“以音乐为本”
音乐课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它必然与其他学科产生内在的联系。当前音乐教学也提倡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综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讲授一些与音乐内容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如在介绍非洲音乐时,就可以简单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但要体现音乐自身的特点,应该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为主,其它相关学科知识为辅,进行学科综合教学时要注意一定不要离开音乐教学的主题,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深入探究其他学科的知识上去。曾听过一位音乐教师在给学生教授《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去介绍作曲者迈克尔·杰克逊,讲他的家庭、他的换肤、他的美容、他的兄弟姐妹。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等教师回过神来,一节课已经过去三十分钟,一堂课就这样草草结束。音乐教师在融合其他教学内容时,是不是有一个“度”的问题?课标中说的好: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离开了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不是就成了空话。为了保证音乐的主体地位,体现音乐的审美价值,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坚守音乐的阵地,否则音乐课就失去了意义。
三、有效地聆听音乐
吴斌老师有这样的一段话:在听课的时候,教师放的音乐我还想再听一遍,可很多教师偏偏不再放了,而是开始对音乐进行讲解、分析,老师们可能觉得,后面还设计了许多“精彩”的内容没有完成,现在很多的音乐课堂听一遍就完成了听的教学过程。其实,对于感悟音乐、记忆音乐并传播音乐,仅仅听一遍是远远不够的,音乐往往是多听才不会忘记。大家是否感同身受,老歌为什么经久不衰,通俗歌曲为什么惹学生们喜爱,多的原因不说,经常听这是一定的。吴斌老师还提出这样的疑问:“现在音乐课堂上的一个问题是:上课讲过的很多很多作品,课后学生几乎没什么印象,我们是不是做了无用功?”深思这句话,其实是目前音乐课堂中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全国的一次观摩课上吴斌问作课老师这节课的乐曲你听了几遍,教师回答说一百遍以上。我们老师在记忆乐曲这么下功夫,那学生呢?只听一遍、两遍能够记忆音乐吗?
案例二:在听赏《夜莺》一课时,在音乐作品听赏前,教师讲解创作的背景,介绍作者,听赏一遍后,又简简单单介绍音乐作品的内容。音乐作品只听了一遍,教师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解释作品,分析作品,学生能从中领悟、感受到多少老师所讲的内涵呢?可不可以把讲解的时间分一部分出来,哼唱乐句,这么美的音乐学生会很愿意跟你来哼唱的。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聆听音乐是基础。课堂中不但有初听,还要有复听,重点乐句重点听,主题乐句不但听更要唱或哼唱,背下来,记下来。老师们,多听一遍不算多,少听一遍就是少。
四、有效地教学语言要具备“含情量”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课标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尤为凸显它的重要性。教学中情感的教学语言就是连接课堂教学的“筋骨”。老师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的教学语言不流畅,没有抑扬顿挫情感的表达,你的课堂会是什么样子?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音乐课淡化了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之间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教材中的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中的产物,正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课标中不断提出“丰富审美情感、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等这样的文字。音乐是情感的,音乐教学更应该是情感的。
案例三:初三的一节唱歌课《在银色的月光下》,这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教师用了两种演唱形式——美声的和通俗的范唱给学生们听,声音饱满,感情丰富,学生都深深地陶醉了。而接下来,老师没能把握住情感的教学语言,而是一遍一遍平淡地教唱。让学生的情感由波峰一下子跌到了波谷。所以,教师语言表达的“含情量”是音乐课堂教学是否能擦出音乐火花的关键。“含情量”是教师课堂教学个性的体现,也是日积月累,个人教学魅力的体现。
记得在一次给教师培训中,我随笔写下这样的一段文字:“大家一致感悟多年的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套路,这条路走久了,就不愿意另辟新路。我觉得即便仍是这条路,哪怕你在路旁植几棵新绿的小树、小花、小草,也是会很鲜活、充满生机的”。只有有效地课堂教学,你才是三尺讲台上美的传播者。用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中国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