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教育 > 干部培训 > 校长园地

领导艺术也是一门减压艺术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1-03-11 10:00:39   点击数:


就心理学而言,成功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成就焦虑。对此,领导者要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不要过分担心个人的能力不足,而是要学会与他人(或下属)分摊压力。

    朱元璋综合症 
                    
    “朱元璋综合症”,泛指一个成功人士面对成绩和压力,不善调整心态,反而越是成功就越焦虑,越有能力就越刻薄。到头来,成功变成了催命符,使人出现种种心理障碍,甚至是人格分裂。

    调查表明,影响成功人士健康的六大心理问题有焦虑、孤独、忧郁、感情煎熬、多疑偏执、困惑迷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因这六大“心魔”作怪而出现人格分裂,成为暴君的。

    史学界一贯声讨朱元璋以极端粗暴的手法对待臣子,殊不知,朱元璋在55岁前一直是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后来他为什么会改变做法?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无法控制其积压已久的焦虑和抑郁。

    朱元璋自开创大明王朝后,就饱受两种焦虑的煎熬:一是成就焦虑,一是皇位焦虑。作为前者,朱元璋自视甚高,立志建立一个空前公平和谐的社会,以求功盖始皇,业比尧舜。他登位以后,一直致力于吏制和道德重建。至洪武十年,朱元璋一直试图以“仁政”来达此目的。但在吏制上,特别是清除贪官污吏上,朱元璋屡受挫折。由此他不再相信儒家的仁政学说,处理政事越来越随心所欲,无章可循;作为后者,朱元璋生怕文臣武将会生异心,谋篡他的江山,欲尽除之而后快。
   
    由此,朱元璋不断产生无名烦恼与恐惧,身心健康备受困扰。史书记载,朱元璋时常夜不成眠,披衣观天象,忧心天下局势变化。久而久之,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在决策上日显强迫性怀疑妄想。
   
    朱元璋热衷于屠杀臣民,是减轻他心理压力的病态做法。这一做法给明朝的官场带来许多前所未闻的怪事,如带枷升堂,上朝如赴刑场等,大小官员都生活在高度恐惧中,不知所措。

    据说在上朝时,朱元璋是否有心杀人很容易看出来。要是这天他掀玉带在肚皮底下,便是大风暴的信号,准有大批官员被杀,满朝官员都吓得面无人色,个个发抖;要是这一天他的玉带高贴在胸前,杀人就不会多。朱元璋如此热衷杀人,这使他迅速变成一个极为孤独的人,无人敢向他直言,身边亲人亦然。

    洪武二十六年,太子朱标故去,很大程度上朱标是因为不堪忍受其父滥杀无辜而抑郁致死。可悲的是,太子死后,朱元璋不思反省,却更感焦躁、多疑,在有生之年又布置了一次大屠杀,将傅友德、冯胜等几个仅存的元勋宿将一并去除。

    到最后,无论满朝文武,还是妻妾子女,都有可能成为朱元璋的假想敌。
                    
    朱元璋始而猜疑成性,进而孤独抑郁,再而偏执残忍,由一个恢弘大度的义军将领变成一个心胸狭隘的残忍暴君,焦虑的不断升级是直接的导火索。朱元璋的人格悲剧在于:他一生都在消灭对手,而他真正的对手却是他自己!他可以打败所有的对手,却无法战胜他自己。

    孙权善于分摊压力 
                    
    在卸载压力方面,三国时代的吴主孙权堪称表率。他的做法对许多被压力弄得烦恼不堪的领导者都具有借鉴意义。
                    
    孙权19岁时接过父兄开创的基业,至71岁时去世,其间主政52年,超过三国时期任何一位统领人物。而与曹操、刘备相比,孙权的国势最微,生存压力也最大,但他能够延年益寿,稳握江山,且看他是如何分解压力的。

    孙权的领导方式一大特点是绝少亲赴前线带兵打仗,而是交给属下去完成使命。这当中突出的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役,吕蒙指挥的荆州之役和陆逊指挥的彝陵之役,这三役都是决定东吴命运的大战,可孙权却完全放心属下在前线御敌作战。

    表面看起来,孙权的用人妙在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但细细琢磨,孙权的长处在于他善于卸载压力,并通过“恩压”、“信压”和“弹压”这三种压力来驱动属下为他分担忧愁。

    恩压,具体地说,就是用大恩大惠来调动属下积极性,令他们忠心耿耿为上司效劳。史书记载:“孙权善抚将士,能得臣下死力,将士都愿以身事主。”凌统早死,其子尚幼,孙权便将其幼子领入宫中抚养,爱如己子。吕蒙患病,孙权将其安置在内殿就近治疗,不惜重金悬赏以求名医名药。其间孙权常来探视,又恐吕蒙伤神劳累,就在墙壁上穿一小洞,随时看望。
   
    孙权恩宠下属是为了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爱护。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格拉泽的观点“爱与被爱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对他的充分满足会极大地增强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孙权以此恩压下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成就动力和报恩意图。
   
    “信压”就是用充分信任来召唤属下的责任感,令他们全心全意地为上司分担忧愁。例如,彝陵之役时有人告发诸葛瑾里通蜀汉,孙权坚定地说:“我与诸葛子瑜,可谓神交,外人流言不能间构。”陆逊坐镇荆州抵卸蜀军,孙权复刻了一枚自己的大印交给他,委任他全权处理与蜀汉交往之事。

    孙权恩信属下,用人不疑,不但给属下更大的鼓励,也给属下更多的权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无条件地肯定会无限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可以说,诸葛瑾与陆逊之所以能为东吴开创盛业,与孙权的充分信任是分不开的。

    “弹压”就是指对属下适当设置不安全感,令他们免生骄傲情绪,并不断努力。例如,孙权对老臣张昭一向保持距离,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用他为丞相,尽管张昭一直是众望所归,也是东吴最大的氏族。一次,两人发生争执,孙权干脆说:“东吴士人莫不入宫则拜我,出宫则拜君,我之敬君算是敬到家了,要是这样一再当众折辱我,我倒有点担心,万一失计怎么办?”一句话说得张昭良久无言。后来,孙权见老臣张昭一再反对自己与公孙渊结盟,并称病不朝,就命人将他家门口用土堵上,其不满之意尽在其中。在这里,孙权对张昭保持适当距离,令他不因自己是三朝元老就可以自命不凡,倚老卖老。

    纵论三国奠基人物用人之术,曹操对属下是“弹压”有余,“信压”不足,每到关键时刻便“宁可我负天下人,毋宁天下人负我”,如此以自我为中心,何以取信天下士子?难怪他会中周瑜“蒋干盗书”的计谋;刘备对属下则是“恩压”有余,“弹压”不足,如此用人过于恩宠,何以使属下产生危机感?难怪他不能阻止关羽蔑视东吴将士,导致“大意失荆州”。

    由此看来,领导艺术也是一门减压艺术,领导者要懂得有效地分派压力,分担忧虑,切忌“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当中尤其要注意恩威并施,用人不疑,那样方可使属下冷暖自知,尽心竭力。相反,领导者若不懂得卸载压力,不善大胆与人分忧,必将陷入工作狂的泥潭当中不可自拔。诸葛亮虽然绝顶聪明,却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足以说明问题了。

    来源:廉政瞭望 2010-06-11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