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1-01-10 16:17:38 点击数:
邻里之间
|
|
摘自:《伴你教品德与社会》
|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第四小学 孟书琴
|
|
|
〖学生实态〗
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邻居打交道的机会都是比较多的,邻里之间同龄的小孩还会经常在一起写作业、玩耍,因此学生能够较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与邻居进行交往。但学生对邻里之间关系的认识往往是十分感性的,还不能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邻里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俗话“远亲不如近邻”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一些发生在邻里之间的不文明的行为,因此就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此外,城市人居住条件的改善在客观上造成了邻里间的交往少了,学生对这句话还缺乏切身的体会。根据本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生活情况,我决定让学生展开“远亲”与“近邻”的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确认识,懂得应该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的和睦关系,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意识。 〖教科书分析〗
《邻里之间》这一课题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普遍性,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营造舒适、温暖、和谐的家居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为邻居着想,邻里之间发生误会和矛盾时,要互相宽容、忍让。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关系的责任意识,难点是了解邻居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在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时,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在情感方面,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意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邻居之间友好相处的一些基本要求是比较理性和抽象的归纳,学生在认识上可能会出现分歧,因此可以采取体验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课前让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亲友,并归纳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会,更多地了解一些邻里之间的真实故事,作为课堂上讨论交流的素材。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参与教学,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并进行积极的探讨。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从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故事里感受到邻里关系所产生的相互影响,由此体会到邻里关系对人们生活的普遍意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选择自己要参与讨论的题目,并准备好有关材料。 (二)教师准备
1.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参与本课题的教学,并事先了解家长内心的真实想法。 2.了解学生课前准备的状况,了解参加辩论的人数,确定好双方的主辩人。 3.布置好辩论会现场。 〖本课题教学目标〗
1.感受并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懂得邻里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它不仅使大家都感到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并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3.初步尝试并掌握辩论的学习方式。 |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主持人宣布辩论题目,并提出辩论要求。
2.辩论会开始(采取一对一的形式)。
3.双方的主辩人做陈述。
4.家长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
1.主持人宣布辩论题目,并提出辩论要求。
2.辩论会开始(采取一对一的形式)。
3.双方的主辩人做陈述。
4.家长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
〖实施过程〗
根据课前了解到的学生对于俗话“远亲不如近邻”的认识存在着分歧,我组织了一个辩论会。辩论正方的观点是“远亲不如近邻”,反方的观点是“远亲胜于近邻”。我讲明了辩论的规则,让学生加入自己赞同的一方参加辩论,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同时我把这节课设计为开放课,邀请了五位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
在课堂辩论中,学生有教师指导的辩论方法,又有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鲜活、具体的事例,还有家长的参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持“远亲不如近邻”观点的学生说:“只要爸爸、妈妈下班晚,我就到邻居奶奶家写作业,有时我还在他们家吃晚饭。”有的学生说:“一天我夜里发高烧,爸爸又不在家,是邻居家的叔叔帮助妈妈将我送到医院的,使我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还有的学生说:“一次我家楼上跑水,水哗哗地往下流,邻居见我家没人,就在门外用土和砖堵住,没有让水流到我家屋里,爸爸、妈妈非常感激。”
持“远亲胜于近邻”观点的学生说:“我的表哥考上了大学,家里的亲戚这个送500元,那个给1000元,请问邻居能做到吗?”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下班比较晚,每天都是我的小姨到学校接我回家。我曾听大人们说过,偶尔一次邻居可以帮忙,可时间长了就不合适了。”还有的学生列举了媒体曾报道的事例:一个人丢了驾驶执照,登了布告后很快有人告知捡到,两人见面互相问候时才知道原来是同一楼里住了十几年的邻居,却彼此不相识,真是“老死不相往来”。
辩论双方据理力争,发言一个接一个,学生在发言的结尾还会补充上:“请问对方辩友,你不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吗?”“对方辩友还不赞同我方的观点吗?”学生运用着这些刚刚学会的术语,觉得自己很像电视上参加“大学生辩论赛”的大哥哥、大姐姐,脸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神色。最后,正方的主辩人讲道:“遇到紧急情况,邻居要比远方的亲戚来得及时。有时候,宝贵的时间能够挽回损失,挽回生命。”反方的主辩人也讲道:“在大事面前,人们首选的还是亲戚,血缘关系使得亲终究是亲,邻终究是邻,到头来还是亲胜于邻。”这些通过学生之口说出的话,既反映了学生本人的观点,但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家长的观点。
在课堂辩论中,学生有教师指导的辩论方法,又有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鲜活、具体的事例,还有家长的参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持“远亲不如近邻”观点的学生说:“只要爸爸、妈妈下班晚,我就到邻居奶奶家写作业,有时我还在他们家吃晚饭。”有的学生说:“一天我夜里发高烧,爸爸又不在家,是邻居家的叔叔帮助妈妈将我送到医院的,使我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还有的学生说:“一次我家楼上跑水,水哗哗地往下流,邻居见我家没人,就在门外用土和砖堵住,没有让水流到我家屋里,爸爸、妈妈非常感激。”
持“远亲胜于近邻”观点的学生说:“我的表哥考上了大学,家里的亲戚这个送500元,那个给1000元,请问邻居能做到吗?”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下班比较晚,每天都是我的小姨到学校接我回家。我曾听大人们说过,偶尔一次邻居可以帮忙,可时间长了就不合适了。”还有的学生列举了媒体曾报道的事例:一个人丢了驾驶执照,登了布告后很快有人告知捡到,两人见面互相问候时才知道原来是同一楼里住了十几年的邻居,却彼此不相识,真是“老死不相往来”。
辩论双方据理力争,发言一个接一个,学生在发言的结尾还会补充上:“请问对方辩友,你不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吗?”“对方辩友还不赞同我方的观点吗?”学生运用着这些刚刚学会的术语,觉得自己很像电视上参加“大学生辩论赛”的大哥哥、大姐姐,脸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神色。最后,正方的主辩人讲道:“遇到紧急情况,邻居要比远方的亲戚来得及时。有时候,宝贵的时间能够挽回损失,挽回生命。”反方的主辩人也讲道:“在大事面前,人们首选的还是亲戚,血缘关系使得亲终究是亲,邻终究是邻,到头来还是亲胜于邻。”这些通过学生之口说出的话,既反映了学生本人的观点,但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家长的观点。
辩论结束后,家长对学生的发言给予了肯定,接着又对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刚才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有许多感人的事例,它说明了什么?”“在远亲与近邻中同样都存在着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听到这些问题,学生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讨论中。通过讨论,对立双方的观点逐渐趋向一致,并总结出,邻里之间应该注意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以诚相待。我在最后总结时说:“远亲与近邻都是亲,但这个‘亲’不是亲戚的意思,而是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真诚关系。”整节课的学习,由于教学目标明确,组织严密,学生在自发的探究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
(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使用好教科书,挖掘其中的内涵,同时又不能仅仅拘泥于教科书,而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把社会生活中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素材及时地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以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
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提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不予重视,再加上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的角色,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对于教师来说,要善于倾听,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科书第58页上三幅画面所反映的“远亲不如近邻”的认识产生了歧义,但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着“邻里之间”这一课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旨,于是我根据学生认识中反映出的问题,拟定了观点对立的一组题目,大胆地尝试采用辩论这一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使用好教科书,挖掘其中的内涵,同时又不能仅仅拘泥于教科书,而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把社会生活中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素材及时地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以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
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提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不予重视,再加上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的角色,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对于教师来说,要善于倾听,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科书第58页上三幅画面所反映的“远亲不如近邻”的认识产生了歧义,但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着“邻里之间”这一课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旨,于是我根据学生认识中反映出的问题,拟定了观点对立的一组题目,大胆地尝试采用辩论这一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有利于对学生的认知、思想品德的培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它不应只是形式上的简单替换,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取得实效。此外,要求三年级学生掌握辩论的全部规则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上,只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它不应只是形式上的简单替换,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取得实效。此外,要求三年级学生掌握辩论的全部规则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上,只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
社会生活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大课堂,人的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众所周知,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成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将课上所接受的道德观念消化并吸收,家长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工作不可能再囿于传统封闭的教育模式,而应该主动与家庭和社会取得联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达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科学统一。
这节课,由于我捕捉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而且在教法与学法上打破了以往的模式,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应该看到,在我原本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这一节辩论课,它是我在发现学生对邻里之间关系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和歧义后,临时决定插入的,这说明我在理解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亟待改进。
社会生活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大课堂,人的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众所周知,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成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将课上所接受的道德观念消化并吸收,家长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工作不可能再囿于传统封闭的教育模式,而应该主动与家庭和社会取得联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达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科学统一。
这节课,由于我捕捉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而且在教法与学法上打破了以往的模式,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应该看到,在我原本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这一节辩论课,它是我在发现学生对邻里之间关系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和歧义后,临时决定插入的,这说明我在理解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亟待改进。
〖评析〗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并将其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本节课的设计是由学生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不同认识而引发的。有的学生认为此话有理,而有的学生却认为此话不对,并由此产生了“争执”。为了澄清学生的认识,孟老师决定再增加一课时,引导学生针对“远亲”“近邻”展开辩论。
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将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例作为辩论的有力论据,而搜集事例的过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提高认识的过程。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有理有据的陈述、辩论,则是两种不同思想认识的相互碰撞,而撞击的结果则是促进了学生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不管是远亲还是近邻,只要大家真诚相待,都会成为亲人。”
这节课,教师很好地将“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教师从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设计课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实施教育,将课程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正像孟老师反思的那样,深刻领会《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科书的编排意图、熟悉学生的生活、清楚地掌握学生实态等,对于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将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例作为辩论的有力论据,而搜集事例的过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提高认识的过程。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有理有据的陈述、辩论,则是两种不同思想认识的相互碰撞,而撞击的结果则是促进了学生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不管是远亲还是近邻,只要大家真诚相待,都会成为亲人。”
这节课,教师很好地将“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教师从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设计课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实施教育,将课程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正像孟老师反思的那样,深刻领会《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科书的编排意图、熟悉学生的生活、清楚地掌握学生实态等,对于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评析人: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学区 李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