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伙伴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1-01-10 16:10:32   点击数:

我和小伙伴
 
摘自:《伴你教品德与社会》
江苏省镇江市中华路小学  窦益青

 
〖学生实态〗
  我所教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没有玩伴,内心都渴望学校里有小伙伴与自己玩耍。有的学生活泼开朗,会主动与同伴交往;有的学生则很被动,等着同伴来邀请他;有的学生经常一个人,无同伴,内心孤僻,常常独来独往。多数学生因为父母在家溺爱他们,迁就他们,与同伴相处时,他们唯我独尊,只顾自己,不善于为别人着想,经常会与小伙伴闹别扭、闹矛盾。有了矛盾只会向老师和家长哭诉,自己无法解决。这些缺点如不妥善加以解决,将成为学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的障碍。
〖教科书分析〗
  在学生的生活中,除了家人以外,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同学了。他们在一起学习,共同游戏,组成团结友爱的集体。《我和小伙伴》这一主题旨在通过体验、探究等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帮助他们明白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并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方法和简单技巧,乐于与同伴交往。这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了他们的需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收集名人小时候与同伴相处的故事,以及与人相处的名言集锦。
  2.到图书馆、上网查找关于与人相处方式的资料。
  3.与父母交流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困惑,请他们给予帮助。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与同伴相处的烦恼。
  2.学生秋游活动中的录像片段。
〖本课题教学目标〗
  
  1.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体验亲密友谊带来的快乐。
  2.学会与同学正确相处,懂得以诚相待的道理。
  3.能够处理同学之间的简单矛盾,学会彼此谅解。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3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激发情感内需。
  第二课时
  贴近生活,学会解决方法。
  第三课时
  互动参与,体验友谊之趣。
〖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2.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一)设置情境,激发情感需要,引出主题
  教师播放师生同去秋游焦山时的录像,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与同学一起秋游的乐趣在哪里。(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可以看美景、吃好东西、可以不做作业、可以与同学做游戏、与同学拍照片……)
  师:你与同伴之间一起游玩,有没有感动人的事?
  (有的学生说包背不动,有同学帮他背;有的学生说自己走路不小心,滑倒了,好多同学争着搀扶她……)
  师:在游玩中有没有与同学闹过别扭,为了什么事情闹别扭的?
  (学生犹豫了一下,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人说登山时有人打了她一下;有人说别人不肯跟她一起拍照片;有人说有的同学借水喝,把水喝光了……)
  师:这些别扭使愉快的秋游有些扫兴,看来友好相处很重要。
  (二)真情流露,体验友好相处带来的快乐
  1.欣赏照片。
  师:有没有与同学在学习活动或游玩时拍下的照片?快拿出来,在小组内欣赏,请你给小组同学做个介绍。
  (学生纷纷拿出照片,在小组内给大家欣赏,做介绍。人人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感受到友好相处的乐趣。)
  2.召开故事会。
  师: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伙伴之间一定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召开一个故事会,大家来讲述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不过,今天的故事会有个特殊要求,每位同学不仅要讲一个故事,最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美好友谊带来的快乐。
  (1)先听教师讲一个自己小时候与小伙伴之间令人难忘的故事。
  (2)学生小组内轮流讲。
  (学生讲起小伙伴之间的故事滔滔不绝。他们有的说起自己与小伙伴一起做游戏时发生的有趣故事;有的说起生病时同学探望的事;有的回忆起过生日时,好多小伙伴共同庆祝的美好时光……)
  (3)推荐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三)引导学生树立互相尊重和愿意与伙伴相处的意识
  师:刚才每位同学都回忆了自己与伙伴之间令人难忘的事,老师都被有的故事感动了,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你们欢迎吗?(学生表示欢迎)
  师:同学们,你们欢迎班里所有的同学都与你交朋友吗?
  (学生有的表示愿意;有的不太愿意,觉得有的同学表现不好,把自己的东西弄坏了;有的同学说想和别人交朋友,可是怕别人不愿意。)
  师:咱们班谁的朋友最多?朋友多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因为朋友多办法多;朋友多,在一起玩有意思;没有朋友太孤单。)
  师:(教师总结)俗话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多了,多快乐。只要你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四)课外作业
  1.搜集与小伙伴相处中的烦恼,这些烦恼自己解决了多少?没有解决的矛盾打算怎么办?
  2.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可以去问父母、爷爷、奶奶,可以去图书馆摘抄,可以去网上查一查,可以与同学一起商量。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小结,让他们选择学习方法收集答案,提醒他们及时做好记录、归类。
  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懂得伙伴之间相处应当以诚相待的道理。
  2.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和怎样处理矛盾。
  (一)课外调查
  课外鼓励学生通过询问家长、老师和小伙伴,浏览网络、翻阅图书等方式寻求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就是帮助他们克服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主动与人交往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增强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信心,锻炼了交往能力,同时又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归纳、整理、掌握材料。
  (二)倾诉烦恼,交流解决方法
  1.说出你的烦恼,大家一起想办法。
  师:同学们与小伙伴相处,有时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与小伙伴闹别扭时都很烦恼。我们一起通过课余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好的方法吗?
  (学生纷纷举手,都想说一说。)
  师:看来你们真的找到好的方法了。这样吧,你们先说有什么别扭的事,再将自己最好的办法在小组里向同学进行介绍,请他们进行评议,你的方法是否可行。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到学生中间观察指导,适时给予帮助。)
  2.真情对对碰。
  师:(教师引导学生)你们交流的办法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大家在全班范围里交流一下。
  (各个小组内选择一个最具代表性、解决方法最好的案例与大家交流。有的小组采用表演的形式,如两人抢着喝饮水机里的水,结果把水泼了满地,也弄湿了衣服,两人应该互相谦让;有的小组摆事实讲解方法,如××同学借书给我看,可是我把书弄破了几页。借书给我看的同学很生气,不理我,我应该主动向她赔礼道歉,请求她原谅,也告诉大家,提醒自己,要爱护别人的东西……学生之间虽然矛盾多、别扭多,但在自我解决、自我剖析的过程中他们明白了,与人相处不能只想自己,要想到别人;与人相处要以诚相待,学会谅解;与人相处不能欺负人,要尊重别人……)
  师:现在你想对那些与你闹过矛盾的同学说些什么吗?请你去跟他说一说你的心里话。
  (学生自由活动,自主解决与伙伴相处时的问题。既可以检验他们想到的方法是否可行,又可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学会彼此谅解。)
  3.教师讲一讲名人高士其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认识你》。
  故事梗概:高士其小时候是个学习非常认真的孩子。有一天上课时,他正在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同桌拿出一个折好的青蛙给他看。高士其像没看见一样,仍然专心听讲。下课了,他的同桌很生气,责怪高士其为什么不理他,高士其说:“上课时,我不认识你。下课时,咱们还是好朋友。”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故事后,与小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生得出结论:下课时,可以一同玩耍,上课时不能影响学习。)
  4.师生交流名人关于交友的名言。
  例如: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苏霍姆林斯基
  无论谁,只要说一句谎话,他就失去了纯洁的心。  ――贝多芬
  (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名言,向全班同学推荐,并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三)付诸行动,考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设置问题情境。
  ××同学很调皮,特别爱欺负人。有一次,他无缘无故地打了你……请问:你该怎么办呢?
  出示答案仅供参考:(1)告诉老师;(2)告诉家长;(3)以牙还牙,跟他对打;(4)打不起,躲得起。
  师:以上答案你选哪一个?为什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2.小组讨论:应该怎么办。
  3.学生交流想法。
  生:第三种方法不行,不能与他对打,与他对打,就跟他一起犯错误了。
  生:第二种方法还可以,让老师找他,或者让家长吓唬吓唬他。
  生:第四种方法也不行,你老躲他,他会以为你胆小,下次还会欺负你。
  师:现在,这件事老师和家长都不帮你们解决,请你们自己解决。
  4.小组再讨论,出主意,想办法。
  生:我要与他先讲道理,你打我,我并不怕你。你的行为不像一个小学生。你要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以诚相待,相信他会改正。
  生:我会动员小组同学一起跟他讲打人犯法的道理。
  生:开一次团结友爱、与人友好相处的班会,让大家来教育他。
  (教师此时重点“扮演”好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不急于肯定、否定,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到他们认为合适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
  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体验同学之间的亲密友谊带来的快乐。
  (一)小竞赛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小竞赛,比一比谁对班里同学最熟悉。谁在一分钟内所说的班上同学的姓名最多,谁就获胜。(学生争先恐后)
  (二)开展游戏活动,加深了解
  1.做“请你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待学生填好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宣读自己的表格,其他学生猜猜他写的是谁。(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太熟悉了,都能一下子猜出是谁。)
  师: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游戏,请你们猜猜我说的这个人是班上哪位学生。
  师:这是一个缺点很多的孩子。(学生一下子猜出是调皮大王×××同学。)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只要改正缺点,就是好学生。不要因为同学有缺点就疏远他,要学会帮助有缺点的同学改正错误。你们会帮助他吗?
  (学生表示会,有的学生说我愿意与×××交朋友,帮他改正缺点。×××特别激动,坐得笔直。)
  (三)实话实说,吐露心声
  师:班上有这么多同学,你最想对哪位同学说说心里话。你可以对他提希望、表达祝福,也可以指出他的不足,鼓励他改正;也请他说一说听了这些话的想法。
  (学生互吐心声,场面亲切、感人。)
  师:你想为班上的哪位同学做些什么?(有的学生想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补课;有的想要帮助班上家境困难的同学;有的学生想送一本书给××同学读,让亲密的友谊伴他成长,让友谊永存。)
  师:请制作一张心语卡送给他吧。
  让学生把心语卡珍藏在自己的成长资料袋中。
〖反思〗
  
  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到,要真正体现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的思想和价值,教学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立足生活性,体现人文关爱
  在进行这节课教学之前,我发现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矛盾很多,许多学生苦于无法自行解决,影响了与小伙伴的正常交往。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解决矛盾,而是应该让他们树立与伙伴交往的信心,体验同学之间亲密关系带来的乐趣,结合所开展的如秋游、跳绳、广播操比赛等活动,让他们知道与小伙伴在一起是多么愉快,然后再去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只有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生活。
  (二)立足自主性,灵活选择活动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用“说教”和“灌输”的方式,生硬地要求学生用成人的方式、眼光去认识和理解世界,许多学生在交往中与小伙伴发生矛盾时总喜欢向教师、家长告状,让大人裁决,自己则不会主动解决问题。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不把解决学生之间某个具体矛盾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自己选择学习方法,自己试着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例如:让学生选择查找资料、小组汇报的方式,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三)立足多元性,培养多种能力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的兴趣爱好,设置情境,把学生引导到各项活动中去体验、感受伙伴之间相处的乐趣,又从学校的小课堂引导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去试着与各种人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渠道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尝试着多元化评价,面对学生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我不急于对学生的表现、态度、结果下结论,而是在学生自我评价、互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引导,让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唯有如此,教师才会不断得到来自学生的启示,和学生共同受益,共同成长。
〖评析〗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生生活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和个体发展,从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情感内需,让学生走入生活,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互动参与的活动中体验友谊的快乐。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成为他们高尚的情感体验。在整个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无论是调查、查找资料还是小组讨论和汇报,都由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和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策略。教师还注意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课不仅使用了学生秋游的录像、生活照片以及与人相处的名言,还鼓励他们到图书馆、上网查找有关资料,鼓励他们与父母交流自己同伙伴之间的困惑,使他们在学会搜集的同时,感受到友谊的快乐,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评析人:江苏省镇江市中华路小学  华 莉)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