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学中如何理解有效提问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1-01-10 08:16:23   点击数:

品社教学中如何理解有效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由此可见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的重要。设计一个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
如何用精、用巧提问艺术,使得思考不再是机械的应答,也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我认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把握提问的三度:高度、角度、尺度。
第一、要把握问题的高度,做到难易适中。
教师设置的提问需在学生有疑问处,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得到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一种洞然若开之境,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为问而问。二是大而无当,太广太深。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课堂成败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切忌随心所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可能是难度大,遇到此种情况,老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联系生情,降低问题的高度,以避免冷堂的境地。
第二、要选准提问问题的角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梁启超说过,敬业不如乐业。也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向倾向,它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要选准角度,借一问题,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让智慧的灵感源源不断生发出来。
选准角度,教师就是要在挖掘教材时,从课题、疑难词句、细节、前后矛盾的地方、内涵丰富的语句,相似或相近的文章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适时教学情境入手,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第三、要掌握提问的尺度,做到精问。
前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智力的发展上。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教给儿童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儿童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课堂提问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自己说话说自己的话。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
总之,课堂提问要在充分把握问题的难易度基础上,抓住提问契机,随机应变,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