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 > 学科交流

辽宁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10-11-09 10:45:01   点击数:

辽宁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信息素养也已成为当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深入探索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建设,有效指导和不断规范全省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水平和实施质量,现制定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          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符合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教材处理:
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又是学生发展的工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应抓住教材重点,有效解决难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内在的联系。教材内容的处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性强,具有时代感。
三、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主旨,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教学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需求及心理特点,益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符合学科特点,体现学法的指导,知识和技能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和创作能力。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环节衔接自然是衡量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准。教学情景设置合理,有助于教师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兴趣。体现教、学、问的艺术,适时交流活动,及时反馈,面向全体学生。
五、          教学效果:
一节合格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应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实用、高效,引发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效果显著。能注重技术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热心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增强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升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所在学校:         任课教师:         授课题目
评价
项目
评 价 指 标
权重
评价结果
A
B
C
D
教学
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全面,要能体现教学内容及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具有多维性特点;
2.教学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设计上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3.要能体现以学为主的思想,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10
9
10
8
6
7
 
教学内容
1.正确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注意“导”与“练”的分配;
2.创造性的开发教材,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要合理;
3.注意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渗透与整合,对教学应实现多维度的开发。
20
18
20
17
14
16
 
 
教学过程
方法
1.课堂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注意情境构建;
2.教学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3.对知识的讲授科学、严谨;
4.能准确把握重点,善于处理难点;
5.“导”、“练”、“问”安排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开发其创造思维的能力;
6.发扬教学民主,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和谐;
7.要实现对教学的多维度开发,实现多角度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
8.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真实有效;
9.有利于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0
36
40
35
30
34
 
教师素质
1.教学组织有序,创设情境合理;
2.知识讲授严谨科学,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3.教态端庄、语言把握得当,具有感染力。
10
9
8
8
7
6
 
教学效果
1.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
2.课堂气氛的和谐,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课堂效率高,学生负担适度
20
18
20
17
 
14
16
 
综合评价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