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0-09-16 09:31:24   点击数:

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
教学改革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没有教学过程的真正改革,课程的目标、内容等难以实现,课程标准的贯彻也只能成为理想。因此,课程实施特别是教学过程改革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的关键。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师以往熟悉的学科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课程实施方面有特殊要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其中,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策略是实施好《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保证。
为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本课程,结合已有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等的解读,在本部分,我们将重点对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进行讨论。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的角色。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儿童学的主要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时间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与传统教学自然有所不同。在本课程中,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
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这三种角色不是截然分离的。
首先,他们具有共同的基础和前提——尊重儿童、了解儿童,正是在这一共同基础上教师实现着自己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
其次,教师的这三中角色是在其与儿童的互动中综合、动态地实现的。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支持者的教师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尝试,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合作在支持过程中出现,它既是支持的方式和手段,也是支持本身。而支持和合作都体现着教育的意图,教师正是在与儿童的共同活动中,在支持与合作中为儿童提供必要且适宜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发展学习的方法,逐步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概念等,实现对儿童的引导。
此外,教师实现这些不同角色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提高与儿童互动的质量,帮助儿童把活动深入、延续,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注意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
二、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要点。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和总体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殊性质,采取符合活动性综合课程的指导策略,积极、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
1、           教育活动之前。
● 了解儿童及其生活环境的基本情况。
了解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学习特点、行为习惯与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了解每个儿童不同的个性、发展程度、生活经历和背景,这是保证教育活动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设计具体活动方案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长期的观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及其生活环境的基本情况,逐步积累、形成每个儿童的发展档案及其生活环境的有关信息,确保教育活动能从儿童的兴趣、爱好、经验、关注点而非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确保每个儿童都能积极投入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
● 制定学年、学期教育活动计划。
为更好地实施本课程,教师需要参照课程标准,结合儿童的发展情况和具体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学年或学期教育活动计划。在制定学年或学期教育活动计划时,应统筹安排课时,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与均衡性;计划要留有余地,有时间上与结构上的弹性;同时还应当注意单元中各活动之间、各单元之间、学年或学期的活动之间以及本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在制定学年或学期教育计划时,要特别注意与学校或班级的工作计划沟通、配合,让《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育活动与班级和学校的其他活动能够呼应或整合,避免活动的简单重复。
● 教育活动主题的生成与确定
在制定学年或学期教育活动计划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细化、确定具体的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是来自多方面的。除了教材中提供的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儿童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灵活确定教育活动的主题。主题可以来自儿童自身对生活的发现,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建议让儿童做出选择,还可以由师生共同商定;就内容而言,主题可以使有关学科学习,也可以是有关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还可以是与已开展的活动相连接的或由当地社区的资源中引发出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活动的主题既有预成的,也有在活动过程中生成和出现的。同时,全学年的教育活动主题应考虑儿童学习内容的均衡和全面,并充分考虑到活动的连续性和发展性,确保在特定的教育活动主题下,每个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并通过活动得到各自应有的、持续的发展。此外,在确定和生成活动主题时,教师需要处理好活动主题与课程“内容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实际设计中,容易出现把活动主题与“内容标准”的条目一一对应的现象。实际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不是特定教学活动菜单,而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具体要求,她规定了课程应努力让儿童获得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经验、知识技能等,同时为教师计划、组织、指导儿童活动,评价教与学的有效性等提供了明确的指南。教师设计活动主题必须结合“内容标准”,但也要注意达到“内容标准”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没有统一规定,更不宜将活动主题与“内容标准的条目一一对应。
● 创设开展教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和儿童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对活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班级、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儿童创设安全、适宜、开放、对样且富有变化性、发展性的活动环境,激发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和活动的欲望。其中,要特别注意人际环境对儿童活动和各方面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努力营造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活动氛围。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好校内外资源的考察、练习等工作,为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做好物质上的准备。特别是开展一些时间和空间上较为开放的活动时,更需要从信息资源、支持系统、交通、安全等各方面做好事前准备与沟通,保证活动的开展。
● 设计具体的教育活动方案。
教育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主要是内容标准)和儿童需要设计出来的使用于本班儿童活动的具体规划。教师设计具体的教育活动方案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体现教师对本班儿童的深刻了解,教育活动方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
——考虑到儿童的不同需要和兴趣以及其他个别差异;
——具有一定的弹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尽可能吸引儿童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这是激发儿童积极性,提高活动方案针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而言,教师设计的具体教育活动方案在内容上需包括教育活动主题(包括主题生成与确定的缘由)、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包括了解儿童,各方面资源的联系、组织等)、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包括可能生成的活动预想)、活动指导要点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课程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注意事项等。同时教育活动后记也是教育活动方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教师以往熟悉的“教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育活动方案更多体现为教师对即将开展的教育活动的一种充分准备和预测,因此,活动方案应更多侧重教师如何组织某个教育活动的思路、指导要点及相关准备和计划,而绝不是严格限制教学过程的“圣经”,更不是规定教师如何组织活动、甚至如何提问的严格“程序”。在具体实施中,教师更为关注的应是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对活动内容、方式等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活动的有效深入开展。
2、           教育活动之中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要求教师在指导教育活动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活动性原则
在本课程中,教师主要不是依靠直接讲授教科书来进行教学,儿童也主要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活动是课程的主要形态。儿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表现、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人和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如交流沟通的喜悦,大自然中的感动体验,活动中的成功感、充实感等),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尤其需要避免以往学科教学中重传授、轻体验,重知识、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等倾向,确实保证儿童通过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听讲或形式的活动来学习。同时,这种活动也必然是自主的,而不是教师统领、导演和指挥的。教师主要是通过在活动过程与儿童的积极互动,通过参与儿童的活动,给予儿童支持、合作等实现对儿童自由地尝试和利用自己的经验,不宜灌输式地教或命令儿童活动。教师的言行不能对儿童的讨论、交流、思考等造成过多的干扰和阻碍。
——开放性原则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开放性是课程实施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从教科书拓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师要鼓励儿童采用自己习惯的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研究方法、表现和交流方式等不断延伸与扩展活动;课程的时间要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练习中得到弹性的延伸;空间要进一步拓展,避免教室中心、教科书中心的教学,鼓励儿童在课堂外,在社区、自然环境中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型”学习和获得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同时要注意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时效性原则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育活动必须追求儿童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持久的而非一时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和反应,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指导和评价必须尊重差异,不追求每个儿童达到同样的标准,而允许每个儿童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获得成功;遵循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重视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道德表现。
此外,对不同内容的活动,教师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应体现针对性原则。如侧重科学探究的活动,其指导重点是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儿童体验科学学习的过程;而社会学系活动的指导重点则是鼓励交流,重视儿童态度、道德和情感发展。对不同儿童,教师的指导方式要求有所不同。儿童各有特点,没有一种指导方法会适合于所有的儿童,指导必须重视发现和捕捉属于每个儿童自身的问题,随时调整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唯有如此,教师的指导才可能是有效的。
除坚持以上原则外,在实施教育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联系和连续。《品德与生活》课程呈现给儿童的不是相互鼓励的知识点,也不是支离破碎的经验,而是彼此联系的活动和体验。因此,教师组织活动时,要注意与以往活动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注意与儿童生活和经验的联系,例如,引导儿童把探究某种昆虫生长过程所取得的经验和使用过的观察、比较等方法再用到其他类似的探究中,从探究昆虫的变化扩展到观察、发现其他动物的、植物的变化,进而扩大到探究自己的成长变化、社区的变化、自然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从而逐步形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意识,体会到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在发展变化这一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儿童生活经验和活动本身具有连续性,从而决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教育活动主题之间的连续性。与学科课程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不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未必限制在一两节课内完成。有的活动从准备到发展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比如种植蔬菜的主题活动,就将继续发展为“蔬菜怎样才长得好”的探究活动、照顾蔬菜的劳动活动等,春天栽种的蔬菜还可成为下学期秋天“尝尝我们种的蔬菜”等活动的对象和原料。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推进整个活动有效与持续地发展。
其次,教育内容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又要高于儿童的生活。来自儿童日常生活的兴趣、爱好、发现会不断引发出各种活动。儿童对产生于自己生活中的想法非常感兴趣,而想法越强烈,为实现其想法而进行的活动就越有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要对儿童的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并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材和儿童的实际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但要注意,不能将教育完全等同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引导儿童向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克服违背或脱离儿童真实的生活,生硬地制造所谓生活情境,或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以提高课程的效益。
此外,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也是非常关键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资源之一。但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与学科课程的教科书明显不同的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科书要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述或让儿童死记硬背的课本;同时,教科书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也使它成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来供教师讲授。因此,在使用教科书时,教师一定要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应以课程表转为依据,对教科书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计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使用。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可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的课程,或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地变动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主题,扩展教材,而不要刻板地按照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3、           教育活动之后
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结束了也绝不意味着儿童认识活动的终结。在教育活动之后,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反思和总结,以进一步推进儿童活动的深入,包括:
——利用儿童尚存疑问指出或再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引导儿童把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儿童的实践态度及其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等。如帮助儿童举办成果展示会,交流、推广或利用成果等。
——根据来自儿童的反馈总结反思,调整环境和指导方式等。教师可于儿童一起分析、讨论活动的成败,制定或修改下一步的活动计划等。
——应做好教学活动后记工作,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教学活动主题的变更、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和解决的办法以及儿童的表现等进行记录分析等。
总之,作为一个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实施方面具有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既是对教师的极大挑战,又是教师成长的机遇。尤其是作为一门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置的综合课程,可供教师利用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的经验不多,更无现成的模式可模仿,需要教师付出远比平时更多的精力,发挥勇于创新和开拓的精神。也只有在教师创造性的参与过程中,这个课程才能得到真正的建设和落实。同时,相应的教学管理、研究制度的改革和重建也是保障《品德与生活》课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