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数学 > 资源共享

小学数学上册培训计划

发布者:cj_jyk   发布时间:2010-09-14 16:31:24   点击数:


小学数学上册教材全员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712

一、一年级上册一至四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达到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掌握第一学段具体教学目标的目标。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掌握生活中的数、比较、加减法、分类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主要内容:

1.课准解读

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一、基本理念、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一学段的相应内容;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的相应内容。(见《数学课程标准》第119页)

2.教材知识点

概述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的教学及评价建议。

明确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四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知识点评价标准参见《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对以下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辅导、专题培训。

⑴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⑵第二单元比较

⑶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⑷第四单元分类

⑸实践活动大家来锻炼

⑹分类思想方法

3、拓展与补充

分类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训建议:

1.加强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四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每课的教学目标。

2.加强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点的教材分析,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如“分类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的辅导。

 

二、一年级上册五至九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达到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目标。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掌握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加减法、认识钟表、统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主要内容:

1.课准解读

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的相应内容;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第一学段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相应内容。(见《数学课程标准》第1119页、第5163页)

2.教材知识点

概述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的教学及评价建议。

明确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五~九单元、总复习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知识点评价标准参见《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对以下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辅导、专题培训。

⑴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⑵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⑶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⑷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⑸第九单元统计

⑹实践活动

⑺总复习

⑻分类思想方法

3、拓展与补充

如何有效地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进行教学

参考材料:《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小学数学)》

培训建议:

1.加强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五~九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每课的教学目标。

2.加强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点的教材分析,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

3.加强对教师实施教材的能力培养。如何有效地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进行教学的指导。

三、二级上册一至四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1-57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分析,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正确理解《课标》对以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实现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的具体目标,并对比第二学段中关于“观察物体”的目标要求,“实践活动”内容的具体要求。

2、教材内容

(1)  乘法的意义,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  2-5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有关简单实际问题;

(3)  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相关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

(4)  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含义,有关简单实际问题;

(5)  实践活动课“节日广场”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分析;

(6)  P1-57教学内容中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决方法。

培训建议:

1、对教材知识点的培训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突破“低年级化”;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应侧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3、对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培训要从教师的疑点困惑出发,抓准重点,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4、采用参与、互动的培训方式。

四、二年级上册五至九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58-102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分析,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正确理解《课标》对以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实现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对“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的具体目标,并对比第二学段中关于“方向与位置”的目标要求,“实践活动”内容的具体要求。

2、教材内容

(1)  辨认四个方向(东南西北),看简单的路线图;

(2)  时、分、秒相关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3)  6-9的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及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

(4)  用乘法口诀做表内除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5)  简单的统计活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感受不确定现象;

(6)  实践活动课“月球旅行”、“趣味运动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分析;

(7)  P58-102教学内容中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决方法。

培训建议:

1、对教材知识点的培训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突破“低年级化”;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应侧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3、对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培训要从教师的疑点困惑出发,抓准重点,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4、采用参与、互动的培训方式。

五、三年级上册一至四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1-43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分析,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有关简单实际问题、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用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千克、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有关估算和简单实际问题等教学内容,正确理解《课标》对以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实现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对“乘除法”、“观察物体”、“千克、克、吨”、“乘法”的具体目标,并对比第二学段中关于“观察物体”的目标要求,“实践活动”内容的具体要求。

2、教材内容

(1)  “乘除法”相关教学内容在整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地位、作用,算法多样化在探索口算方法、理解算理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2)  “观察物体”相关教学内容在整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具和学具,指导学生正确操作、观察、交流的方法,画简单的用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及其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包括书面和板书);

(3)  建立1千克11吨的感性认识,形成准确的质量参照系,天平的使用方法;

(4)  “乘法”相关教学内容在整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问题情境的有效设计,使用教材时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估算能力”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

(5)  实践活动课“搭配中的学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分析;

(6)  P1-43教学内容中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决方法。

3、拓展与补充

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简单的用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课件(可选)

培训建议:

1、对教材知识点的培训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突破“低年级化”;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应侧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3、对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培训要从教师的疑点困惑出发,抓准重点,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4、采用参与、互动的培训方式。

六、三年级上册五至九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44-94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分析,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周长的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直线形图形周长的计算及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及验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简单实际问题、年、月、日、平年、闰年、24记时法的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等教学内容,正确理解《课标》对以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实现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对“周长”、“除法”、“年、月、日”、“可能性”的具体目标,并对比第二学段中关于“可能性”的目标要求,“实践活动”内容的具体要求。

2、教材内容

(1)  “周长”的概念,有效设计直观、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指导,周长计算问题的规范书写;

(2)  “除法”相关教学内容在整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除法的竖式计算”这一难点内容的教学设计和规范书写指导,估算在试商中的运用,验算的方法和书写,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关系和教学建议;

(3)  “年、月、日”相关知识;“可能性”相关教学内容在整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的探索过程在“可能性”教学中的运用,规范试验方法和概率教学语言;

(4)  实践活动课“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实践与数学(二)”、“生活中的推理”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分析;

(5)  P44-94教学内容中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决方法。

3、拓展与补充

中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概率”的内容。

培训建议:

1、对教材知识点的培训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突破“低年级化”;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应侧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3、对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培训要从教师的疑点困惑出发,抓准重点,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4、采用参与、互动的培训方式。

七、四年级上册一至四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1-53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分析,帮助教师准确把握亿以内数的认识、以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大数的比较与改写、近似数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平行线、垂线、平角、周角的认识、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两、三位数乘法及应用、估计较大的数、计算器的认识及使用、数学规律的探索等教学内容,正确理解《课标》对以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实现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对“认识更大的数”、“线与角”、“两、三位数乘法”、“解决问题”、“估算”、“探索规律”的具体目标,“综合应用”内容的具体要求。

2、教材内容

(1)  感受大数的情境创设或活动设计,大数的读写法,“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2)  线段、射线、直线、平行线、垂线、平角、周角的定义及画法,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法,角的度量单位,使用量角器的方法指导;

(3)  “两、三位数乘法”相关教学内容在整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独立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估算方法的归纳,计算工具的演变及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如何在探索规律教学中指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结论”的过程,运算律在简便运算中的合理运用;

(4)  综合应用“走进大自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分析;

(5)  P1-53教学内容中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决方法。

3、拓展与补充

关于计数方法演变的数学史知识。

培训建议:

1、对教材知识点的培训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应侧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3、对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培训要从教师的疑点困惑出发,抓准重点,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4、采用参与、互动的培训方式。

八、四年级上册五至九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54-108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分析,帮助教师准确把握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制作复杂图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及应用、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关系、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商不变的规律、不超过三步的带括号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0的再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简单统计活动等教学内容,正确理解《课标》对以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实现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对“图形的旋转”、“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负数”、“统计”的具体目标,并对比第三学段中关于“图形的旋转”、“图形与坐标”的目标要求,“综合应用”内容的具体要求。

2、教材内容

(1)  规范描述图形平移或旋转变化过程的数学语言,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的方法;

(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相关教学内容在整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独立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速度概念的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关系中渗透的函数思想,在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分析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关系和教学建议;

(3)  “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表示方法、读法,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表示方法,规范描述位置、简单路线图的数学语言;

(4)  “正负数”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后续学习内容,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对0的再认识;

(5)  “统计”相关教学内容在整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前后联系,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预测;

(6)  实践活动课“数据告诉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分析;

(7)  P54-108教学内容中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决方法。

3、拓展与补充

中学数学教材中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图形与坐标、有理数的知识。

培训建议:

1、对教材知识点的培训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应侧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3、对问题情境、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培训要从教师的疑点困惑出发,抓准重点,进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4、采用参与、互动的培训方式。

九、五年级上册一至三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达到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掌握第二学段具体教学目标的目标。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掌握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主要内容:

1.课标解读

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一、基本理念、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二学段的相应内容;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二学段的相应内容。(见《数学课程标准》第130页)

2.教材知识点

概述五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的教学及评价建议。

明确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一~三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知识点评价标准参见《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对以下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辅导、专题培训。

⑴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掌握倍数与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与合数;

⑵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相关知识;掌握用转化法求图形的面积;

⑶第三单元分数。掌握分数的意义、分数基本性质、会找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⑷综合应用数学与交通。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方程解决“相遇”等问题;

⑸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为素材,掌握转化法及用转化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⑹转化法及用转化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3、拓展与补充

转化法及用转化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训建议:

1.加强对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一~三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每课的教学目标。

2.加强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点的教材分析,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如“转化法及用转化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的辅导。

十、五年级上册四至六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达到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目标。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掌握分数加减法、图形的面积、可能性大小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主要内容:

1.课标解读

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二学段的相应内容;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第二学段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相应内容(见《数学课程标准》第2030页、第6479页)。

2.教材知识点

概述五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的教学及评价建议。

明确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六单元、总复习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知识点评价标准参见《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对以下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辅导、专题培训。

⑴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⑵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⑶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⑷综合应用

⑸总复习

⑹列表法及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3、拓展与补充

列表法及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训建议:

1.加强对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六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每课的教学目标。

2.加强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点的教材分析,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如“列表法及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的辅导。

十一、六年级上册一至三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达到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掌握第二学段具体教学目标的目标。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掌握圆、百分数的应用、图形的变换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主要内容:

1.课标解读

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一、基本理念、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二学段的相应内容;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二学段的相应内容。(见《数学课程标准》第130页)

2.教材知识点

概述六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的教学及评价建议。

明确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一~三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知识点评价标准参见《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对以下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辅导、专题培训。

⑴第一单元圆

⑵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⑶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⑷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

⑸图形的变换

3、拓展与补充

⑴图形的变换

⑵列表法、画图法找规律(教材4344页)

培训建议:

1.加强对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一~三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每课的教学目标。

2.加强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点的教材分析,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如“列表法、画图法找规律”的理论与实践的辅导。

十二、六年级上册四至六单元

课程目标:

通过《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达到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目标。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掌握比的认识、统计、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主要内容:

1.课标解读

掌握《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二学段的相应内容;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第二学段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相应内容。(见《数学课程标准》第2030页、第6479页)

2.教材知识点

概述六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的教学及评价建议。

明确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六单元、总复习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知识点评价标准参见《小学数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对以下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辅导。

⑴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⑵第五单元统计

⑶第六单元可观察物体

⑷函数图像

3、拓展与补充

看图找关系

培训建议:

1.加强对六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六单元各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每课的教学目标。

2.加强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点的教材分析,掌握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新知识、新方法,如“看图找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的辅导。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