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数学 > 资源共享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研究”性学习

发布者:cj_ycx   发布时间:2010-07-02 17:12:26   点击数: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研究”性学习
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中心小学     赵海玲
内容摘要:注重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研究”性学习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研究”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问题研究”不失为良策之一。
    一、什么是“问题研究”?
    教师作为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问题研究”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研究性课堂。
“问题研究”具有开放型、自主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等特点。  
二、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问题研究”?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进行之所以“问题研究”必要是因为:
    首先,学生在“问题研究”的活动中,可以经历只是形成的整个过程。学生的经历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产生、发现的过程,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的现象中去发现必然的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方法,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与可能。
    其次,学生在“问题研究”的活动中,或者通过归纳推理,或者通过演绎推理,可以经历猜想验证并获得结论的过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研究的态度,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欢乐,感受前人的智慧和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
    因此,借助于“问题研究”的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问题的产生
问题不是孤立地产生,它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   
1、问题的提出要围绕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围绕“图形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周长如何计算?”等。让问题统领全课,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问题的提出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特点,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旧知识及已有的经验方法基础上的,因此,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极为重要。
    例:《圆的周长》一课。圆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的图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知识及图形转化方法,为此教师做了如下设计:先复习旧知:长、正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正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它们的周长与谁有关系?再引导设问: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是否也与谁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呢?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则沿着一定的思维方向探索圆的周长。
    3、问题的提出也可以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行
在探索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探索式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例:一年级《图形的认识》一课。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摆图形,动手折一折等活动,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的特征已经有了认识,能用语言准确表述。但这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加深了对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教师用4根长短不一的小棒摆出正方形。学生在经历失败后,提出了利用正方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把四个小棒截齐,以最短的小棒为准,剪去其它小棒多余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同样长,就可以摆一个正方形。通过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所学知识的数学价值。
4有些应用题类教学问题的产生,需要学生根据找到的已知条件,自己提出。这样,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投入问题的研究当中去。
  (二)自主探究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猜测-验证
通过操作猜测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揭示课题时进行猜想,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学生对时和分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问:“你们猜一猜时和分有什么关系?”当学生猜出1时等于60分后,教师出示课件,进入下一个环节“验证”。是不是1时等于60分?接着学生进入探索验证的活动之中。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充分验证了猜测结论的正确性。
    2尝试——明理
    尝试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例: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教学。"有一载重汽车自身的重量是2吨,最多能装8吨货物,现已装5吨,还能装几吨?"题目一出示,教师先是让学生自己试做,出现了如下4种解答方法:①:8-5-2=1(吨),②:2×8-5=11(吨),③:8-5=3(吨),④:2+8-5=5(吨)。4种方法哪一个答案对?学生在经过讨论、整理后,绝大多数学生都理解了答案③的正确,明白了"多余条件"在应用题中的负面影响。
    尝试过程展示了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出他们认知上的弱点,这样的例子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确实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3操作——表达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听科学。”“儿童的动作思维在学习中占优势,他们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直接经验的体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谈出感受、谈出方法、谈出数学思想,进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新鲜事物很敏感,容易产生好奇心等特点。课前谈话创设问题情景,用激励性的语言把学生引进“小小商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小小商店”中自由自在地买东西、卖东西。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老师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有利于概念的形成、算理的理解、图形的转化、知识的深化,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合作交流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了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和交往的能力。
  (四)实践运用
    “问题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知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例如:在教“包装的学问”时,让学生设计包装包装方案,其中一个问题情境是:“把6本《哈利波特》包装在一起,哪种方案最节省包装纸?”。学生的设计过程如下:
     1测量数据得到书的长、宽、高。
     2根据摆放方法,找到包装后长方体的长、宽、高。
     3根据长、宽、高计算包装后长方体的表面积。
     4通过比较表面积大小,得出最佳包装方案。
    (五)情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悦时,感觉观察都较敏锐,记忆效果也好,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因此,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多采用鼓励、商量、赞扬的办法,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反馈信息及时、客观、公正,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体验成功,找到不足,用微笑面对学生,用幽默启发学生,用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使师生情感相通,心灵相碰撞。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自我活动表现的机会,将学生引向"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空间,从而实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探索性的学"的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霍益萍: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M]。
[2]、史红霞:《“探究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3]、李宏娟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上海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师》[J]2002     第4期第21页
[4]、《课程·教材·教法》[M] 2002年第5期,P11~P15。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