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品德与社会》教材使用调查问卷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0-06-10 16:22:41 点击数:
长海《品德与社会》教材使用调查问卷
栾子
1、您对教材单元标题和课题设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我觉得改成《走进我们生活的社区》更好一些,说说我们的生活社区就是让学生知道多少说多少,停留在已知的认知水平上,换成“走进”是需要学生去实践和体验新的认知。
六年级上册《品格的试金石》这一节,希望能加入“我的诚信经历”这一题目,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经常自省,实现自我教育的教学目标。
2、对教材内容结构和安排顺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主题。概括起来,就是我在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和我的社会生活。学生每一年都要面对这些问题,所以这六大主题可以按学生逐年扩大的知识和生活范围编排到每一册或每一年的教材中,逐渐实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另外,根据地域的不同,教材还可以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选学内容。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中,还可以增加大海养育着我们的内容,因为海边的孩子对海的体验更深。
3、您认为教材的文字量是否需要调整?怎样调整才更合理?
通过基层教师反应,认为三年级教材的文字量可以再增加些,使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借助插图可以连贯地理解学习内容。
4.您认为活动设计还需要怎样改进?哪些活动操作起来有困难?配合活动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说说我们的社区”,很多教师反应,这部分教材内容教起来很难,书中对社区的介绍很笼统,很多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各种各样的社区”“到处都有社区”“变化中的社区”“选出自己的当家人”学生感兴趣不大,现在即使是六年级学生你问他们什么是社区,你们居住在怎样的社区中,他们也未必能够说清楚。教材第3页给社区下的定义是:社区就是有许多人共同生活的地方。我觉得这个定义给的不准确,许多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能不能说地球是一个社区呢?作为三年级的儿童可以让他们到社区走一走,调查一下自己社区的地理位置从哪到哪,查一查社区内有多少户人家,多少口人,你大约认识多少,邻近的社区有哪些(名称),了解组成国家的单位可以是个人、家庭、社区、村、乡(镇)、县、市、省(农村学生)。除此之外,学生对社区的了解应该像对家庭情况的了解一样清楚:社区内有哪些公共设施,哪些服务机构,哪些服务人员,社区保障、社区管理等等。一步步引领学生了解系统的社区知识,逐步走进社会,服务于社会。
教材中“历史和地理”部分内容安排的跳跃性挺大,离学生生活也比较远,很多学生学完后没有太多的印象,是教师讲课的难点。所以我认为这部分内容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减少教学内容。历史是古人的生活记录,为今人学习和借鉴的,可以引领学生学习体验古人的生活智慧,借鉴古人总结的生活经验教训。地理知识的编排我觉得以生活中应用的地理知识为主更好些,教学生如何选择交通工具、怎样借助旅游地图出游,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俗,学习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学习在旅游中欣赏和感悟。像三级地形、坎儿井、都江堰等学生不好理解的知识应作为欣赏内容,通过现成的视频讲解比较好。
5、您认为案例选择得是否恰当?
应该说品社教材中给出的案例都非常典型,但还是希望教材中能增加一些正面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最文明的社会领域,像绿色家园、低碳汽车、文明的社会秩序、废弃物品的科学处理等等,留给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的空间和生活追求的目标。而车祸、火灾等内容,则更多的让学生了解灾难起因和避难的方法为好。
6、您认为活动设计还需要怎样改进?哪些活动操作起来有困难?配合活动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使他们自己终身受益,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一项指标。这部分内容应该作为“我在成长部分”的重点教学内容。正确地坐立行跑、正确地听说读写、正确地吃喝玩乐……都是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生活课中就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习惯是良好的,详细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有章可循。正确的站姿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将脚跟、双肩和后脑勺同时贴在一堵平面墙上,平视前方,不仰头,这就是正确的站姿。要经常到墙边检验一下自己站得是否合格。一节生活课什么内容也不讲,就领学生到图书室自由地看书,用录像机录下学生的各种表现,第二节课放录像,领学生观看分析自己在图书室中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弄清楚我们到图书馆应该遵守的秩序,坚决反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然后第三节课再领学生看书,并录像,第四节课再分析点评,隔一段时间检验一次,尽管没有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却在轻松的课堂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课就是要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教育应该是轻松愉快而有智慧的。
“我与家庭”部分的内容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家庭,了解家庭成员的特点,在家庭中职责和表现,了解自己的责任,了解家庭的布局,面积大小,能够借助说明书使用家用电器和其它工具……教学中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各年级的学生自己能做哪些事,怎样督促学生主动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学生是生活中的人,要学做生活中的事,并感受参与家庭生活劳动的快乐,这些内容希望教材能给具体的指导,详细安排一两节具体的引路课。
另外,四年级下册《土地养育着我们》中制作豆腐的活动和五年级上册《伟大的发明》中制纸的活动过程等关于制作过程的教学我认为有难度,城里和农村的学生都很难操作,但又非常有趣,我觉得在这部分配上录像片更好些。
7、您对插图、图片和照片有何建议?
没有。
8、您认为教材及教师指导用书中提供的资料是否合适?您觉得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
现有的教师指导用书中包括“教学目标、教科书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给教师的建议、评价建议、资料库”等,其中在“教学活动及过程”部分,参考书的内容有些简略,教师们希望多编入一些教学活动设计的案例,并清楚地解说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关注什么,每一步都要实现怎样的目标,教给教师如何把握课堂。资料库部分的内容自然是越丰富越好。
由于电脑的普及,很多学校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希望能建立与教材配套的品生品社学科视频资料库,通过视频直观地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做事,见识一些工业制作的流程等等。比如通过视频教给学生怎样整理文具盒、书包、床铺和房间,怎样洗袜子、手绢,学习观察的方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衣服的缝制过程、纸张的制作流程……如果与教材配套,教师到固定的网站下载就可以了,不必大费苦心到处查找,浪费很多时间,还经常找不到合适的。或者视频资料压成光盘贴在教材中也好。
以上是我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不知是否正确,只表达一位教材使用者见解。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一学科的学习,我们也希望通过教材修订,使这一课拴住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