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四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发布者:cj_ycx 发布时间:2010-04-06 22:14:39 点击数:
《认识角》一课教案
小长山小学 赵艳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67-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图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想一下,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直观建立角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比如:
(1)老师手中的剪刀,它的角藏在哪里呢?
生回答,教师教给指教方法
(2)出示钟面:再看这个钟面,它的角又藏在哪里呢?
生回答,教师再次教给指角的方法)
(3)出示红领巾: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红领巾,它上面有角吗?有几个角?你能指出来吗?指生上前指出角,注意指导指角方法。
2、刚才我们从这三件物品上找到了角,你还能从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找到角?找找看,然后边指边说给同桌听。
班上汇报,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上还有很多角,今天先找到这,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去寻找、去研究。
现在我们把这几个物品上的角给请出来(课件演示将剪刀、钟面、红领巾上的角抽象出平面角):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角。
用手比划比划角的形状,帮助学生记忆角的样子。
三、动手操作
1、记住角的样子了吗?那你能不能折出一个角?
(1)请同学们拿出桌子上的圆形纸,想办法把它折成一个角,可以自己折,也可以两人一起折,看谁折的又快又好!(老师巡视折角情况)
(2)我们折的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呢?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1:这是尖尖的。
生2:有些扎手。
生3: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扎手。
师:还有什么感觉?
生1:这是平平的。
生2:这是滑滑的。
生3:这是直直的。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指示教师的折角: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追问:这个点叫什么?
再指示折角:把上面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地方叫做这个角的边,追问:叫做什么?
师边叙述边画出角的两条边,并在在相应位置上板书:边
我们把这个角也请出来,指示板书指生再来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4、用一条小弧线把两条边连接起来,给这个角起个名字叫做角1(板书1),也可以用其他的数字和字母起名字,谁能给起个别的名字?这个角我们把它记作:∠1(板贴记作:∠1),你发现这个角的符号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相似?在哪不同?
这个角读作:角1(板贴读作:角1),齐读。
5、我把我折的这个角也用小弧线标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2(示范书写),你能标出你折的角吗?也起个名字告诉同桌。
6、反馈练习: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识角了吗?
(1)那你能判断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吗?(课件出示)生逐一判断,师追问:为什么?
(2)同学们判断角很准确,能把角数正确吗?(课件出示)
师提出要求:找出图形中的角,先用小弧线标出,然后数数有几个角,再填在图形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完成题卡,教师巡视)
指生上前面逐个指出图形中有几个角,分别在哪里?(订正修改)
四、探究活动
活动一: 1、拿出桌子上的活动角,在小组内活动活动你的角,看看这个角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2、班上汇报交流:谁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这个活动角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
师:那你们能把角变大给老师看吗?变大!再变大!变小呢?再变小!
师:谁能说说怎样才能使角变大?怎样才能使角变小?
生:把角的两边往外拉,角就变大,把角的两边往里推,角就能变小。
师:你发现了吗?把角的两边往外拉时,角变大了,其实是角的两边张口怎样?(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把角的两边往里推时,角变小了,其实是角的两边张口——变小,张口越小,角就——越小。也就是说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得出结论,板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
下面我们再通过课件演示来验证一下(教师课件演示)
3、利用这个知识,我们来判断一下两个角的大小
课件①张口大小比较明显的,谁大?谁小?追问:为什么?
课件②张口大小不明显的,这时你还能一眼就看出∠A和∠B谁大谁小了吗?
生猜测:∠A大,∠B大,一样大。
师:哪个角大,我们看什么?
生:角两边张口的大小。
师 :那么这两个角到底谁的张口大?我们一起来观察(师课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样大!
师:为什么?
生:他们的两边张口一样大。
师:再来看一遍。师边演示边说:我们用重叠的方法将这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也是对齐的,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一样大。
师:能不能说∠B的边长,∠B就大呢?
观察老师这样做,边说边演示:把∠A的两边伸长,这时∠A变大了么?把它的两边缩短,∠A变小了吗?为什么?
生:因为∠A两边的张口始终没变。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板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追问:关键看什么?(角的两边张口变没变)
4、回顾总结,刚才我们是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比较角的方法。
活动二:现在我们还用重叠的方法,再来做一个活动。
1、请同学们拿出和老师手中形状相同的小角板,在小组里用你的小三角板去比比大三角板中的角,要求大角比大角,小角比小角,说说你是怎样比的?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谁能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三角板上的角一样大。
师:你的发现和他的一样吗?谁能到前面演示比较给同学们看?
指生上前与老师的大三角板比较,并说出是怎样比较的。
师:为什么两个三角板的大小不同,但是它们对应的角都相等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说出:大三角板的边虽然长,但是张口和小三角板上的角一样大。
师:所以我们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五、拓展应用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去掉一角,还剩几个角?先自己试试,可以画一画,也可以折一折,还可以剪一剪,再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比比看谁想的方法多。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班上交流:生展示不同操作想法,师课件演示几种方法。
课后延伸:回去再试试,把一个三角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六、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角,你都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隐藏着角,课件展示:篮球场地上有角,篮球板上有角,足球门上有角,楼梯上有角,建筑物上有角,我们住的高楼大厦上也有角……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生活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