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房学校没有微机教室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
发布者:cj_sfy 发布时间:2010-03-31 15:42:20 点击数:
5.12大地震,摧毁了我们的美丽校园,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也不复存在。现在,我们只好在简陋的板房内教学。开学了,学校没有了微机教室。有同事调侃道:“你们怎样上信息技术课?”我只能微笑。是的,在他们的印象中,信息技术课一定是在机房,坐在电脑前,学生们都紧盯着显示器,玩弄着鼠标和键盘,这才叫信息技术课。也难怪他们,平时在QQ里,我们一大片信息技术任课教师都经常报怨:怎么又停电,我还怎么上课啊?是啊,计算机没法用,我们干什么呢?
我拿出所有的教材,迅速翻阅着目录,什么“认识Windows”、“我爱画图”、“打字训练”、“网上冲浪”、“多媒体作品”……怎么都是上机操作?马上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发现里面有这么一条“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那还有30%干吗?又看了看信息技术的定义:凡是能够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这不就简单了吗?其实,电脑只是一种工具,是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没有计算机,只是“电脑”这个工具不能使用,我还不会换一种吗?经过一段时期的尝试,在板房内我这样上信息技术课。
一、利用语言文字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利用各种技术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是其他一切的基础。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信息承载的媒体,因此我让同学们找找身边的媒体,比如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等。你最常用哪种媒体方式获取信息,让他们比较各种媒体并把它们的优缺点写下来,很多学生都认为电脑是最好的信息获取工具。然后以“我喜欢的**”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有学生这样作为结语:“没有电脑我的世界将一片空白”,最后安排交流环节让学生们知道各种媒体的优缺点。从说到写这样一种过程,主要是让学生熟悉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体,通过信息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特别是了解电脑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二、运用数学知识学信息技术
在数学学科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这一点在信息技术课中也能很好的体现。我把学生网站上的一些文章打印出来,打乱顺序。让学生按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四人一组,每人各有分工,看着他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在旁边偷着乐呢!要知道对信息的处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结果出来了,有的组是以文章类型分类,有的以时间分类,有的以所属版块分类……有的组还特别给出了几项数据:每天的发文数、每天的浏览量、哪类文章受欢迎等,他们还发现有图片的文章比没有图片的文章受欢迎,还向我推荐几类受欢迎的文章,让我以后多介绍。
三、既学英语又学信息技术
以前在教学键盘打字时,同学们兴趣都不大,原因在哪?很多学生对键盘上大写英文字母有点恐惧,不能和汉语拼音字母相对应,造成打不出字,比如键盘上的大写字母“I”学生老把他当成汉语拼音的“l”,经多次强调学生对键盘上的大写字母还是比较陌生。这回我就让学生看着键盘(事先为学生准备一张键盘图),按顺序从A到Z,一边用手指一边大声读,一生用英文读,一生读汉语拼音,通过“找朋友”地形式表现,让他们大概了解这些字母的分布位置;稍微熟悉后我就随便说个字母,让他们比比谁找到快,通过不断地趣味练习让他们形成表象;接着报出汉语拼音字母,也是让他们找;然后再出示一个汉字,先让他们自己拼读,再让他们找拼音字母位置,形式可多样。学生兴致盎然,通过这种方式把字母的位置慢慢记住了,也能和汉语拼音一一对上号了,这为以后的打字训练提供很好的基础,是准确、快速打字的奠石。
四、生活中学信息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也是信息技术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信息传递,人们将会获得更多的信息,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条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通讯工具也发生了巨变,从烽火、电报、电话到现在人人腰间的手机、太空里飞行的卫星。通讯方式也彻底发生了变化,使人们能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的进行信息传递。不是有句话说“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这就是通讯工具带来的好处,只有掌握多种信息传递技术,才能获取各种信息。可农村的孩子,很多都还不会使用现代化通讯工具,所以我特意教他们如何使用手机。其实手机的使用非常简单,同学们一点就会,看着他们好奇地拿着手机跟家人通话、发送短消息、拍照等,进行着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我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他们又学会了一种工具,一种与人信息传递、信息交流的工具。
五、绘画中学信息技术
学生上信息技术课都是非常兴奋,一节课中两眼基本上都盯着显示器。下课后你去问问学生,电脑什么样,十个学生有九个回答说像电视机一样,让他再具体点,他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安排学生仔细观察后把电脑画出来,你还别说,学生画得真好。我还让学生自己评价,谁的画好,好在哪?我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一张画贴在黑板上,让他们来介绍电脑,有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等等。学生兴趣可大了,一个个都争着想上台介绍电脑,学生画的好,说的也好。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让他们对电脑有一个感性认识,并让他们从外观上知道了以往讲了很多遍的各个部分的作用。这比你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一百遍“这个是干什么的,那个是干什么的”还管用。此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六、活动中学信息技术
这种形式是学生最喜欢的,我没有什么特别限制,只要是有关信息技术,不管你们怎么上。这下学生可高兴了,他们自己设计了主题为“电脑在你身边”的活动课。哇,这演员阵容可够大的,平时基本上我是主角,可这堂课的演员可是全班学生啊,他们各有分工。内容也是我没有想到的,什么故事“黑客是这样炼成的”、相声“人脑与电脑”、小品“电脑之家”、快板“文明上网”,还翻唱了网络上比较流行的“老鼠爱大米”等等。这堂课演员阵容之强大、内容之丰富、效果之好是我所意料不到的,我在大笑之余也觉收获颇多。其实这些不都是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综合处理结果吗?!
以上是我在板房教学中做的一些点滴片段,希望能有抛砖引玉的效果。其实除了在微机教室上好信息技术课外,还有另一片天地值得我们探索。只要是能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应是信息技术课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技术课不仅仅在微机教室,同时也能活跃在其他课堂上。如果再有同事问我,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微机教室,我照样可以上好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