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谈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0-03-27 09:26:45 点击数:
浅谈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
长海县第五中学 时有良
长海县第五中学 时有良
目前,初中地理教育的地位迅速下滑。在不少地区,产生了学生偏科厌学,为克服这一不良倾向,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理教育取得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一定要先认清地理课程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地理学科为学生所喜欢、所理解?我认为如下几种地理教学方法较为有效:
一、“图文结合”法
“无文之图”是学生难解的“天书”,“无图之文”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只有图文并茂,图文结合,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
强调地理学科“图”的鲜明特点和重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简单地说,地理就是地图上的道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这样“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才能顺利地贯穿和渗透下去,最终完成教学各项目标。
二、图像导学法
地理图像中浓缩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在一定意义上说,图像是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充分运用图像导学导思,不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图像导学导思,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在日本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据图分析、思考,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归纳。学生对纬度、海陆和地形诸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作用,会产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样教学,改变了“满堂灌”的教法,发展了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三、 和谐教学法
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能圆满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情、意、行等多种矛盾,促使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因此,情感是学生乐学、爱学、勤学、巧学的内在动力。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愉悦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是积极的、愉快的、精力充沛的,那么他的感受性就高;如果情绪低沉,疲劳不堪,他的感受就会降低。首先任课教师要对地理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上课时自己首先进入角色,再以这种激情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心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以辅助。如执教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和青藏地区一课,我制作了课件,伴着优美的旋律,听着《青藏高原》这样导入新课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问题化教学法
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以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要尽量燃起学生这个主体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因而启发诱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思考性结尾,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而且使知识升华。
如讲“日本多火山地震”后,可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分析火山爆发后对人类的利弊?
学起以思,思源于疑。这样的提问式结尾,使得讲课虽然结束,然而思考仍在继续,既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运用地图提出问题,将传授地理知识和训练读图能力有机的结合,是地理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地图提问的方法很多,如:一图多问,多图多问,带问看图,看图回答等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如,讲“东南亚的地形”时,设问:(1)东南亚地形可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2)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3)东南亚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五、多媒体教学法
地理多媒体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多媒体(如课件、录像、电脑等)指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勤思善想的智能型人才。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凡事打破砂锅问到底;同时又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十分稳定。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注意力,增强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长江”一课时,充分发挥录像和课件的作用,通过录像片《长江流域》的观看,然后提出问题:1、长江有哪些支流?2、长江沿岸有哪些城市?3、长江有哪些水电站,目前仍在建设中的水电站是哪一个?4、长江流经了哪些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勤思善想、争问抢答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培养智能型的人才。
六、比较法教学
在多年的地理教学的实践中,本人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但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简化某些教学环节,而且很有利于学生掌握与理解概念,提高解题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
1、运用比较法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通过对地理概念比较,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能正确地运用概念。例如,教学相对高度时,要求学生与海拔(绝对高度)比较;讲授等深线时,利用等深线与等高线相比较,这些异同点,学生是容易找出的,有些比较是需要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如在初一世界的气候教学中“天气与气候”相比较,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指大气状况,不同之处就是一个短时间且时刻在变化的,另一个则相反,如相关习题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极地地区终年严寒”是属天气还是气候?实践证明,通过比较法能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或含义清楚地区分出来,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地理概念或含义来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比较法教学,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复杂多样的地理作业题。学生在教师正确指导下,通过认真比较和运用学过的知识、技巧和方法,这样不但能掌握解题方法,而且能提高解题能力。例如,上美国农产品及其在世界地位时,提出一些问题:①美国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②美国依据本国的自然条件种植了哪些农作物?③美国哪些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然后设计一张比较表,让学生比较“美国、东南亚、欧洲西部”农产品的共同点及不同点并简要说明原因。通过比较,既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了,这样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总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能掌握当堂的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