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教育 > 校本研修经验交流

教育案例:小草也有鲜艳的时候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0-02-26 09:44:23   点击数:

小草也有鲜艳的时候
苏格拉底曾说过 美德即知识”。在久远的古代,苏格拉底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就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美德,教导人探索普遍的道德真理,成为有德行的人。
毋庸置疑的是,在现代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学校的各育之首,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都是遵循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原则,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不见实效。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使小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打下扎实、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成为了我深思的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环境,而学生品德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和及其从属的社会小环境如家庭、邻里和社区以及学校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任何一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德育教育出现漏洞,给不良思想道德影响以可乘之机来危害青少年品德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就通过具体案例来谈一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的思想。
在大家眼中现在十来岁的孩子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而在我们班却有一个学生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沉默寡言,课间常常躲在角落里,只顾自己一个人看书。性格也十分孤僻,行为散漫,个人行为习惯特别差,常常和班里同学打架。前不久和班里一学生打架,因为打急了,就用牙齿去咬,因此还咬伤了两个孩子。怎么拉都拉不住,最终几个人合力拉开了他,但是他却还很不过瘾的样子,咬牙切齿地还要打。
      为什么阳光般的年龄却有如此偏激的表现呢?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找来了他的父母,希望从那里能得到答案。通过我的了解,他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跟着父亲过,父亲又娶了个后妈,后妈对孩子管教十分严格。又通过和孩子的交流发现,他并不喜欢他的后妈,甚至有些反感。因此还表现出一个现象就是不愿意住在家中。而在学校里,他总觉得周围没有朋友,谁都无法信赖,谁得罪了他,他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打架。造成他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缺少关心,特别是家长和老师的关心。
       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应该像阳光照射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温暖每一颗还十分稚嫩的心,特别是那些心灵受过伤害的学生。家庭变故已经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自我感觉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不愿和人交往,行为偏激。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我决心以行动去关心他,消除他偏激的心理。 
      于是,我找机会在放学后,单独找他谈家里的事、同学的事,谈他喜欢读的书等,并经常告诉他要衣着整齐,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特别谈及读书时,他显得特别激动,我也惊奇地发现,这孩子读了不少的书,但由于环境问题,所以读的书很杂乱。但谈起课外书时,他总是特别兴奋。于是我趁机找了多本适合他看的课外书借给了他,并告诉他:“如果学习上表现的好,老师还能借更多的书给你。”他听到我的这句话,一直低着的头猛地抬了起来,很激动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我把他的情况告诉了他的父母,要求他们进行配合,并争得社区的支持,这样,他们愿意改换一种教育方法,也开始尝试着尊重他的看法,满足他的一些要求。
       果然,没过几天,他的后妈悄悄地来告诉我,他回家了,也能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了。听到此,我自然很高兴,而课堂上,他举手次数也多了。更可贵的是,他的作文精彩多了,课余时,我也常常找他交流读书心得。看着他一天天的进步,我深深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这件事情使我想起曾经有人说:差生是小草,优生是鲜花。就让所有的小草和鲜花都享有同样的阳光,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吧。每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前进的动力。使他们充满信心,用鼓励使他们与困难做斗争,使这些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德育教育工作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学会利用学校外部的德育资源,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与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感染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把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德育教育有机得结合在一起,使学校德育内容得以延伸和补充,使德育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发挥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的教育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充满关爱,充满信心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獐子中心小学 张杨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