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在 美就在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09-12-22 08:53:38 点击数:
心若在 美就在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这也正是我们本次同课异构真正意义所在。
11月2号——11月27日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全校语、数、英、音、体、美、综七个学科,共61位教师参与其中,我们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大力的支持和积极的响应,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重视,对教材的钻研,对教案的设计、调整,对教法的选择做到了空前的精心。特别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综合教研组,虽同组不担任同年级的课,但他们敢于挑战自我,确定了同年级同一教学内容。如果说当初我们设计这次活动是希望通过教师面对面的同堂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心与心碰撞,在碰撞中超越自我;同伴与同伴携手,在携手中共同进步。那么今天,我们可以说这一目的已经圆满地实现了。
回首我们这二十多天的教研活动,我们有感动,有惊喜,有收获,有思考,更有努力奋进的目标和信心。
一、活动收获:
1、本次活动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促进了课堂优势互补,老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同一课题,不同教师,不同构想,激发了教研热情,激活了教研思维,打开了教研思路,促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全体教师在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中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同伴互助”,促进了我校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
3、同一课题,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的不同,课堂教学风格、教学思路不同,因此本次活动,上课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堂盛宴,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很多“同”的要求下凸现出的多元各“异”的教学,让授课者、听课者都收获不浅。
4、“同课异构”活动,创设了“ 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研讨氛围。在活动中,上课教师精心准备,热情的交流,使活动一直处于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教师们互相学习,充分交流,既有教学技巧的密切切磋,又有教学思想的激烈碰撞。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潜能,激发了教师学习、教研的热情,营造了一个有效务实的教研氛围。
5、本次教研活动较全面地反映了我校教师教学的整体情况,较全面的反映了我校开展“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研活动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的发展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6、活动促使我们每一个人自觉主动地从此次活动中去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审视我们的教学管理方法,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可以说我们的这次活动有意义,有实效。
二、教学亮点:
1、教师授课风采各异,形式多样,使人耳目一新。
“同课异构”活动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教师们在备课时能秉着“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究教材,整合资源,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结合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特点,各展其能,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每天的听课内容相同,但听课者却并无厌烦之感,反而更加的期待,期待能够与众不同,期待能够推陈出新。同一内容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使每一个参与者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博采众长。
2、注重课堂教学实效,突出了常态化课堂的“实”。表现在教师课堂上花架子少了,无论是从教学设计方面来看,还是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方面来看,几乎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意识加强,注意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如秦秀红老师课堂上精练严密的数学语言,扎实有效的技能训练;李辉老师的以情激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热情及扎实的双基教学。
3、教师的学科素养提高了,教学底蕴深厚了。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尝试和探索,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挖掘和处理,表述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分析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能准确分析把握教材的知识内容,并积极进行加工整理,能够较充分地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在教学流程方面,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王丽老师执教《最后一头战象》,在充分分析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与学生一同走进文本,沿着故事情节赏析,研读文本的教学思路。通过深情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复杂而高尚的情怀。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嘎羧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师生一起配乐朗诵,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效率很高。杨淑凤老师的《园明园的毁灭》一课,充分地利用了作品自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利用多媒体来有机整合与文本相关的文史材料,图文并茂,音像共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教师引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增进能力,促进爱国情感的形成。
张力群老师在的课堂上以旧知为点,化难为易,创设学习情境展开教学,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王淑红老师的《园明园的毁灭》一课以情为线,以读为轴,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在师生的共读中,有师生的交流之情,有生与本的感悟之情,使学生的感悟在读中得到升华。
4、学科间有机融合,体现了教师的大教学观。
登高才能望远,融会才能贯通,教师走出书本,把每一课的知识放在知识、文化、历史长河中来讲,才能讲出知识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生才能从中获得系统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最终才能达到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目的。活动中,我们教师能把学科知识融入时代生活的大环境中来教,把每一种训练都摆在“育人”这一大前提下。学科与学科间的融合,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中,学会新知,拓展新知。我们这次活动突显出的:语文课上语文素养的培养,数学课上扎实的计算能力,严密的思维训练,英语课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训练,音乐课上音乐相关文化的拓展,美课上让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感受音乐节奏中的美术线条变化之美,综合课上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无不让人感到欣喜。
4、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这次活动中,室内课教师全都使用了多媒体,由此看出教师们已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电脑、网络的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并能熟练自制、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的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课件画面精美,有的还制作成动画,配上音乐、视频影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观“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师的业务水平,研究能力,合作交流意识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次同课异构研讨中我们也发现了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1)教师角色定位不准。《课标》里提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着、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我们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教师讲得过多,限制学生思维发展。(2)对教材处理、挖掘不够;过于注重“教教材”,而忽视了“用教材教”。教师处理教材上注意,要有针对性,要精选,实用性要强。(3)有的教师没有很好解决课堂的生成的问题,没有充分预设课堂,教学机智不够。对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的结合处理不够好。(4)要加强常规教学,常规的好坏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所以作为教师什么时候也不可忽视教学常规。(5)我们看到参加上课的教师都很努力、很认真,但教学效果不太一样,使我们看到了教师们的教学差距。相信通过我们的教学反思,逐渐的找出差距,祢补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
这次活动,让我们全体教师在“同课异构”相交融的课堂研究中,不断追寻体现个性体现的教学生长点,全面打造个性化的课堂文化。而如何使这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落实在常态化的教学管理和实践中,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树立课堂教学的优质化意识,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目标。
“同课异构”活动结束了,但激活的思维没有停止,引发的思考没有结束;“同课异构”活动结束了,它引发的不仅仅是对几个教学活动的反思,更多的应该是促进我们对优质教学的更深层的理解,指导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去做。一个高效的活动,必然是设计精细的活动,反观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许我们离立字字珠玑,句句到点的距离还远,但我们如果用心把教学设计做好、做细,在准备上下功夫,我们的课堂也会更加精彩。
新闻作者:曲敏
新闻出处:长海县四块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