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介绍——观察法
发布者:cj_she 发布时间:2009-12-11 14:40:49 点击数:
科研方法介绍——观察法
观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经常运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其他学科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运用的学科不同,但老师的指导却是相通的。这里介绍的文章是作者在科学课中对学生所进行的观察指导,从观察法的内涵意义、常用类型、如何指导以及出现问题解决策略等方面来介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细读,定有收获。
一、观察法的内涵和意义
1、内涵:
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很早就为人们所采用。孔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就是指用观察法来认识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后,观察法也有了很大发展。
2、使用观察法的意义:
(一)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及其意义的体验过程
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是人脑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对象的感知过程。通过观察,学生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经验认识,如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厚薄、声音、气味、味道、软硬、冷热、轻重、表面光滑粗糙,被观察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等,怎样让刚刚接触观察法的孩子理解观察活动呢?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个观察活动的体验过程:一张大树的照片,我看到了什么?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全班学生交流的信息从十几条一下上升到几十条、近百条,因为图片是死(静止)的,看到过的大树是活的,它的不同部位、不同季节里的生长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肯定能!学生很有信心――因为以前都是无意中去看的,(我还没仔细看过一棵树呢),这一次是有目的地去看的。当学生带着想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目的去看的时候,观察活动便开始了。活动中教师还可问学生,听说一棵大树每天要蒸发掉几百公斤的水,那么多的水从树根流向树叶,树干里有没有水流动的声音呢?调动学生用别的感官去观察。以上活动,既是对大树的认识,更是对观察活动本身的体验学习,为后续观察活动的开展作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经历观察方法和技能的初步学习和运用的过程
走进观察活动,就面临着怎样观察的问题,教师要设计一系列符合学生感知事物规律的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活动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方法与技能的训练。
(1)让学生经历按观察内容和观察顺序观察的过程
如何让学生准确、全面地了解、认识各种事物,进行有顺序的观察是一条有效的策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观察树叶,活动前让学生采集来各种各样的落叶,上课时,要求学生按整体――部分(颜色、形状、大小)――整体(一片完整的叶)的顺序观察,使学生对叶子的特征有比较深的了解。再如蜻蜓身体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我们自己”从身体到手到指纹的观察,一杯水观察手段的先后顺序等等。但教师不能对有序观察作机械理解,当观察内容处于同一平台,如对于叶脉、叶缘、叶尖、叶基等内容的观察,教师不要去限定,应让学生自己选择观察的顺序。
(2)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感官的观察过程
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当我们用眼睛看时,它是什么样子的?不仅用眼,还用鼻子闻时,它是什么样的?我们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时,它又是什么样的?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是了解事物属性的需要,将贯穿科学课的整个学习过程。过去,我们让学生用眼、鼻、舌观察水,因为我们预设的答案只需要运用这三种感官。那么,学生在观察之前怎么知道这项活动只需要用到眼、鼻、舌呢?这是知识中心、教师中心的结果,观察的意义被丧失,观察的主体被忽视。用手摸就不是认识水的方法吗?用耳朵听就真的没有意义吗?与果汁等一起捻一捻,水有什么感觉,与牛奶一起装瓶摇一摇,水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把真正的观察活动开动起来。
(3)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描述的过程
学生通过运用感官获得的对事物的各种认识,转化成可以与人交流的信息,就需要对观察对象进行描述,它是观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验告诉我们,一般成人要回答树干周长1米的树有多大,他也需要将1米除以3.14,获得直径约32厘米的手势印象,所以,三年级学生的观察描述,要根据不同观察对象,依据学生年龄、认知和表述水平状况,采用恰当的表述方法,如我的大树的动作比划,与楼高的比照;不知名小虫的图画记录描述;树叶大小的排列描述;树叶形状的统计描述;一袋米粒的数量描述等等。对学生的观察描述,从教材编排看,还是个动态的发展要求,在学期后期,对有些观察活动可作小论文等描述要求,如写一篇小论文描述米饭的来历。对观察结果的描述,不能把观察到的现象与观察者本人对现象的解释混为一谈,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
(4)让学生经历更多观察方法与技能的实践积累过程
观察在主题活动中为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积累观察技能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如大树观察描述中的图画、拓印、标本的方法,鸟观察中的分步接近观察法,面对大量小学生不知其名的小动物时的“小虫1号”法等。在观察活动中,有时为扩大观察范围,感知人的感官难以或不能感知的事物或现象,需要使用观察工具,如用放大镜观察在树下活动的虫子、纸的纤维。
3、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不断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考察学生的观察学习活动,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一般只维持在3分钟左右的热度,而也有的孩子能维持上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其区别在于能否不断发现新的吸引他观察的新的东西,蜗牛壳的观察,通过蜗牛壳上的螺线旋了几圈?是左旋还是右旋的等问题,指导学生经历不断往深处,发现新的观察内容的过程。
4、让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过程。
活动是研究的外在形式,而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没有思考的观察,只能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不可能获得重大发现和规律性的认识。在认识水会流动的活动中,学生发现水平面后,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水面的变化,当一杯水、一盆水发生倾斜的时候水平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当杯子、脸盆的边缘低于水平面的时候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在活动中会体会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
思考还体现在观察活动过程中对观察方法的改进上。蚂蚁身体很小,隔着玻璃瓶看不清,放在白纸上又到处乱爬,换一个薄一点的更透明的玻璃瓶是一种思路,把蚂蚁围起来不让它乱爬是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蜗牛赛跑也一样,用食物引诱、把它放在几根同样的绳子上是一种方法,不干扰蜗牛的自由爬行,把蜗牛放在同心圆中间,看哪一只蜗牛先爬出最外面的圈又是另一种办法。蝗虫能跳多远,把蝗虫放在抹平的沙地上是一个办法,给蝗虫身体部位着上色则是另一种思考。
二、观察的种类(十种观察方法)
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基于研究者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理解。但是,科学的观察,并不是指人们对观察的一般理解,即不仅仅是“仔细察看”,而是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这种科学的观察,就是研究性学习主题研究中的观察法。观察法是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最重要的活动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学中有如下几种:
1、直接观察法。不借助任何仪器,凭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方法。直接用眼睛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等,是最简单的观察法。
2、间接观察法。运用一定的工具进行观察的方法。像望远镜、显微镜和放大镜,或很多医院用的B超、彩超、CT及核磁共振等设备,这都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我们人体才设计的。哈勃望远镜和隧道扫描显微镜的发明,使我们将原来看不到的东西现在都能看到了。在间接观察前,如果是首次使用要介绍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间接观察可以延伸人类的感觉器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察手段。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表面的气孔,用放大镜观察纸的纤维等。
3、全面观察法。综合运用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水的观察,让学生运用眼、耳、鼻、舌等感觉,对水进行全面观察,从而归纳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4、重点观察法。选择事物的部分或局部观察的方法。重点观察有利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5、比较观察法。如观察各种各样的叶时,认真观察各种树叶,发现叶脉的异同,从而归纳出叶脉的种类。
6、定量观察法。也称量的观察,即观测或测量。如测量水的多少,测量物体的温度,测量影子的长度等。
7、定性观察法。又称质的观察。科学课中的观察多数是定性观察。如观察植物叶的特点,观察蜗牛、蚂蚁的特征等。
8、实地观察法。实地进行观察的方法。如观测日食、月食、星座等。
9、联想观察法。从观察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如观察火山喷发的实验联想真实的情境。
10、长期观察法。如观察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观察蚕的一生变化,一周的天气变化。长期观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毅力品质,并能做好观察记录,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
每一种观察法都有利弊,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另外,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一)创造观察的条件。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观察事物。有时学生并不缺乏观察的对象和条件,因为自然界本来就是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在观察的自然条件方面,乡村的孩子更有优势。一般来说,在城市,自然条件不如乡村那样丰富多样,因此,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观察经常要人为地创造条件。所以,学校、教师和家长有必要创设科学观察所需要的设施、环境和条件。
为了让孩子能安全方便地观察动物,在确定《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主题后,我就要求学生在家里饲养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通过了解情况,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家庭并没有这一条件。于是,我马上以学校教研组的名义给本班的所有学生家长发出了一封信,请求每个学生的家长为孩子购置一种他(她)感兴趣的小动物,提供小动物生活所需要的生活环境、饮食等条件,并指导孩子饲养、观察小动物。我们的要求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不到十天,学生在家里已有了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
(二)指导观察的方法。
1、耐心讲解,率先垂范。我反复告诉学生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要注意细节,还要开动脑筋。我还举例说明什么才叫有顺序,有重点,并列举一些科学家观察事物的例子。同时,我身体力行,自己常常亲自观察动植物,并认真作好观察记录。为了指导学生,我比较系统地观察过金鱼、鹦鹉、兔子等动物,观察过鹦鹉的动作、鸣叫、睡眠、亲昵行为,观察过兔子、鸽子的食物、视觉,并且把我自己对鹦鹉、鸽子等的观察记录表贴到教室里。这些都发挥了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2、作好现场指导。我经常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带学生到附近的养殖专业户去观察。我让学生带上笔和本子甚至画笔,现场作好观察记录。在学生观察动物时,我经常进行现场观察指导。比如,一天早上,我带学生到饲养鸽子的养殖户家去观察,我让一对灰鸽在院子里自由活动,当时初升的太阳照到鸽子身上,鸽子头上、脖子上的羽毛显得十分漂亮。我引导学生观察鸽子,说:“灰鸽子是不是全身都是灰色的呢?”学生们惊喜地发现鸽子头上、脖子上平时看起来灰色、褐色的羽毛,这时呈现出紫红、深蓝、翠绿等多种颜色,熠熠生辉。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作了观察记录,甚至把鸽子画了下来。
3、设计、印发观察记录表。为了引导学生观察,我还设计了观察记录表(包括观察的时间、地点、动物、观察的重点、其他发现),并印发给每个学生。我让他们每天都去观察动物,一旦观察到新的东西,马上填写观察记录表。此外,我还不时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进行检查评比,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激发了学生观察的积极性。
四、观察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学生在观察动植物的过程中,经常碰到以下一些问题:
问题一:观察时害怕小动物。
用观察法开展主题研究活动,需要学生经常接触小动物,近距离观察它们的形态和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是件很乐意参与的事,但对于平时接触小动物机会不多的少数学生来说,就不那么乐观了,特别是一些胆子较小的女学生更是不敢接触小动物,如在研究蚯蚓时,就有很多学生不敢摸蚯蚓。这会给研究活动带来很大的障碍。
策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说明这些小动物对人不会造成伤害,并树立榜样,表扬在研究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对胆小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消除对小动物的恐惧感。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研究过程中,亲历研究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真刀真枪地体验研究过程”。
问题二:观察不够深入
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利用观察法为研究活动方式,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还没掌握观察的方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兴趣浓厚,热情高涨,但观察走马观花,不够深入和细致,许多细节视而不见。
策略:观察前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把观察方法的指导做扎实,要求讲细致;观察过程中,随时做好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观察活动结束后,做好总结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观察不够认真的地方,然后提醒自己在今后的观察中要认真仔细。
问题三:学生研究中的“情不自禁”。
在教学过程中,明明事先说好了不许摘树叶,只能拣地上的落叶,可有的学生还是情不自禁地摘了一片;明明讲清了观察动物的时候不准破坏他们的栖息地,可是有的孩子还是情不自禁地给蚂蚁留了块馒头…………面对学生的这些“情不自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策略:可以从这两方面做起:一是研究前教师要晓之以理,讲明一些学生自认为是小事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点是监督工作要到位,师生之间的监督,学生之间的监督,小组内的监督,小组间的监督,并建立配套的评价机制。
题四:不能坚持长时间地观察活动
为了研究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经常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活动,这些活动多数需要在课后进行,甚至是在家里进行。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致,他们望望不能坚持长期的观察活动,一个班中能自觉坚持观察的学生不过十分之一。
策略:
教师要对自己安排的观察任务及时检查,并反馈学生的观察情况,激励学生观察的信心。此外,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如展示学生种植的植物或饲养的小动物,也可以采取评选“优秀观察小报告“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坚持长期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