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察法介绍
发布者:cj_she 发布时间:2009-12-11 14:38:51 点击数:
科学观察法介绍
科学观察法是指人们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认识(感知)的一种方法。所谓“自然存在的条件”,是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预、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于观察对象、观察范围、观察条件和观察方法作了明确的选择,而不是观察能作用于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科学观察法是收集第一手材料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上,第一手原始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科研往往从问题开始,进而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源于问题。然而,由于人们的一切认识,包括产生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发源于观察所得到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始于观察。科学家法拉第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因此,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十分注重自己观察能力的提高和观察技术的培养,练就一双锐利的智慧“眼睛”。
科学观察的一般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观察、整理资料三个阶段,具体步骤包括:(1)明确观察目的,(2)制订观察计划,(3)做好物质准备,(4)进行实际观察,(5)整理观察资料。
一、准备阶段
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是进行科学观察的基础,准备工作的好坏是观察成败的关键之一。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认知活动。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聚精会神,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目标,我们就会视而不见。因而观察一定要目的明确,准确地选择对象,进行集中的观察,就容易收到效果,决不能盲目观察。
观察目的是根据科研任务和观察对象的特点而确定的。为了明确观察目的,应作大略的调查和试探性观察。目的不在于系统收集科研材料,而是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了解观察对象的特点,以便确定通过观察需要获得什么材料、弄清楚什么问题,然后确定观察范围,选定观察重点,具体计划观察的步骤。
2.制订观察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定了观察目的,又收集了有关观察对象的材料,并进行试探性的观察后,就应深思熟虑地制订出观察计划,使观察有计划、有步骤、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计划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1)观察目的;
(2)观察重点和范围,一般重点不能多,范围不能太广;
(3)观察提纲,列出需要通过观察获得材料的要目;
(4)观察过程,包括选择观察的途径、安排观察的时间,次数和位置、选择观察的方法和掌握观察的密度等等;
(5)观察的注意事项,根据观察的特点,列出为保持观察对象常态的有关规定;
(6)观察的记录表格;
(7)观察仪器;
(8)观察人员的组织分工;
(9)观察的应变措施。
3.做好物质准备
(1)如果观察要借助仪器,就必须事先对仪器进行检查、安装,以及使用的安排。
(2)印制观察记录表格,以便迅速、准确和有条理地记录所需要的材料,便于日后的核对、比较、整理和应用。
二、实施观察
在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后,便可按照计划实施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力求按计划完成所确定内容,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未考虑到的因素时,应对计划做适当的调整,对观察到的现象应予以及时、客观的记录。在进行观察时要注意将一切可能对研究产生影响的现象都认真记录下来。
为了提高观察效果,我们可以边观察边用语言描述,并把它记录下来,写成日记。一则看看观察得仔细不仔细,描写得逼真不逼真;二则可以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观察材料。经常坚持这样做,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三、整理资料
对观察的原始记录予以整理,并根据所记录内容,对文字性记录做归纳性描述,对数据资料做出定量统计,形成观察结果。最后写出科学观察报告。
科学观察报告的格式一般分标题、前言、正文和结尾四部分。
1.标题要明确。观察什么应标出来,让人一看标题便能大致了解观察的对象。
2.前言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主要写出观察目的和计划,其次是写明观察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和可能取得的第一手技术资料的测定及记录方式等。
3.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要对观察得到的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叙述,然后分类进行归纳、整理。有些情况和数据尽可能采用表格方式表示,这样可以减少文字叙述的烦琐,使人一目了然。同时,通过图表的显示,有时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最后再将归纳、整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到正确的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
4.结尾为观察报告的结束语。该部分常用理论对被观察的客观事物运动规律作出总结,并与传统的理论作比较,看是否有弥补、创新之处。
四、科学观察的注意事项
1.观察要有序、全面。
观察时要有序。即时间或空间的先后次序。按时间顺序观察,多适用于动态观察。如观察日出、动植物生长过程等,就是按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进行观察;按空间顺序观察,多适用于静态观察。如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分布等,可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去观察。
观察时要全面。即从不同角度、不同顺序、不同方法去观察,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观察事物,会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感受,从而可以把握观察对象的整体和实质。
2.观察要有“观”和“察”。
有效的、真正的观察是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因为观察,是由“观”和“察”两个程序组成的,缺一不可。观察者要有洞察事物的理智之光,既要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又要以科学的道理去想,还要有独特的求异心,时刻保持观察的好奇心,才能观出名堂,察出奥秘,从人人以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关系,从人们认为已“无所作为”的老问题中发掘出意想不到的新课题。不动脑筋的观察等于白“看”,一辈子也不会有所发现。观察与思考的结合,还有利于建立起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能看到常人难以看到的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然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观察要精细
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它细心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在观察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哪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偶然出现的现象;关注自然现象细微的差别,不可轻意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发现。小小的发现有时会导致意想不到的重大的科学发现的诞生。
贝弗里奇指出:“观察训练遵循着与其他任何方面的训练相同的原则。首先必须刻苦勤奋,随着实践的增多,行动逐渐变得不知不觉或无意识,遂养成习惯。”因此,我们要多多地进行观察实践,十分注重自己观察能力的提高和观察技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定能练就一双锐利的“发现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