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数学 > 资源共享

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恰当使用主题图,有效创设情境

发布者:cj_ycx   发布时间:2009-11-30 10:52:28   点击数:

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
——恰当使用主题图,有效创设情境
 
 
一、背景介绍
其实数学本就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按说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啊?体重有多重?比一比你和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知识,象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然而现在的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形不成良好的实际观念和鲜明的图形表象,对数学的应用也更是无从下手。如学生会找最大公因数,却不知道怎样铺地砖最不浪费;会计算门票的钱数,却不知道怎样买才能最省钱;看到学校的操场,却不懂得怎样把它画在图纸上等,数学与生活严重脱节,成了两个不相干的部分。这样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师造成的,我们过于注重用公式、法则去计算,而忽略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基于此,我想我们应该“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
二、过程叙述
在今年的11月,我上了《比的应用》一课。在这节课上,我尝试着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
比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页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的深化,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同时能有效沟通其与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为解决分数应用题,提供了另一种解决的方法。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复习导入的环节,我设计了两道填空题。一是复习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二是复习比的化简方法,为本课新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授一开始,我就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大筐橘子,说:“同学们,笑笑有一筐橘子,你们想吃吗?如果同学们表现优异,我请同学们吃橘子,好吗?”色彩鲜艳的橘子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出现在屏幕上,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继续出示条件,对情境进行描述:“笑笑准备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把这些橘子分配给幼儿园的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们,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课件动画显示大班和小班人数),想一想怎样分配合理?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然后通过交流得出不能两班平分,应该按照两个班级的人数比进行分配。这样就自然地引出课题。
下一步,我就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准备好的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体会3:2到底应怎样分,学生汇报了各自不同的分法,总结出了这种分法的相同点。这时,我再用课件出示问题,对情境进行深化:一筐橘子有140个,按3:2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和小班各分得多少个橘子?由于已经有了刚才分橘子的基础,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在小组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班级汇报时,我那还给那些分法分别取了名字:列表法、分份法、分数法。
在掌握了解题方法后,我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一是基本题型;二是三个量相比;三是已知两个量的比和它们的差;四是已知两个量的比和其中的一个量;五是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与宽的比,求长方形的面积。同时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每个教学环节,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和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着生活。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树立了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观,找到了数学和生活的切合点。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比,本节课中情境层层深入的创设,研究不同的解题方法,练习中的各种习题等各个环节都充分展示了“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这一思想,站在数学应用的高度,自始至终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问题情境,较好地体现用数学观点来看待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把实际问题数学化了。不仅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看,如果教学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话,显然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与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还相去甚远。所以,本节课在目标定位上,除了上面讲的之外,还要让学生能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能力。这样,从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的角度看,把“生活中的数学”拉进课堂,再把“数学知识”用于“身边的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那么如何才能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呢?有什么具体的方式和策略去完成呢?我认为还需要找到一个比较有效的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是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的三大趋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我国当前数学教育忽视问题解决,轻视应用的现状,阻碍了数学学习的发展。这几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问题解决已经逐步地得到重视。问题场的设置强调了学生通过“做数学”来学习数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数学地思考、评价、判断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过程实际上学生探究、发现,实现“再创造”数学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设计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难度适中,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好问题,这也是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关键。
课上我遵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操作实验、探索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过程,力图摆脱传统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情境的不断深入引领学生去探索分法,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后,我又提供了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数学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样看来,要实现“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我觉得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分以下几种:
(1)    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
华罗庚曾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因此,我在一开始就创设了让学生比照片的情境,有的照片上的人物太胖,有的则太高,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再如,教学“估算”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猜一猜一只毛绒玩具福娃妮妮到底多少钱(提前说明大约是200元)。还有,以竞赛的方式组织教学等。
(2)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力量,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本课我让学生比较马拉松运动员和骑自行车的人谁跑得快,比较三种苹果谁更便宜等,就是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情境。当大家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和自己的判断一样时,那种欣喜溢于言表。
(3)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学生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在教学中应提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会大大推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也注意了在探究中设疑:例题中是已知总量和各部分的比,求部分量,如果不知道总量,知道其中的一个量,该怎样求另一个量呢?(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4:3,其中甲班有56人,你知道甲乙两班共有多少人?)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心理的不平衡,为探索数学知识创造了条件。
当然,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有很多教师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除此之外,还有故事情境、知识情境、课前情境等。
 在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的过程中,可能有时会存在着“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等问题,但我们应该了解,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范例而已。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要学会恰当地改变教材。要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进课堂,给传统的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使题材具有现代感。怎样选取现代或未来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以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如何更好地将数学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都是我以后的教学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生活是数学课堂的源头活水,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让数学走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使数学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一把钥匙。

                                                                     海洋小学  李宇红   
                                                                       2009年11月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