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发布者:cj_ycx 发布时间:2009-11-25 14:16:52 点击数:
综合运用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就成了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方式以其学习方式多样性,以及它把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特点,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两年多的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我发现,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恰当地选择、指导学生综合性地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的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焕发出数学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实验的。
一、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由此可见,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这也是综合性学习方式中普遍应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实践活动的目的,再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确保动手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安排的动手实践活动的目的就必须要明确。为什么要让学生从事相应的活动,如何才能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是我们在实验中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不同阶段实践的内容和目的也是不尽相同的。
1、让课前实践成为活水源头。
实践活动是思维发展不可缺少的直接条件,也是学生认识的来源。很多数学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在某一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外,更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就去实践,不断积累感性经验,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成为教学内容的活水源头。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27页“图形的拼组”,其中的例2是一个拼组活动,通过把一些大小相同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更大的或其他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关系,并学会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要上好这一课,必须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这时教师就不妨安排学生在准备学具的同时,自己动手摆一摆,上课时再进行展示和创新,这样就使得课堂内容更为丰富了。
2、让课中实践成为“点睛之笔”。
动手实践,以“动”促“思”,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进行探究,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才能,而且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毕竟还是课堂教学,因此真正能让动手实践发挥“点睛”作用的还是在课堂教学之中。课堂上,教师要放手,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提供更多的动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成为真正的探索者。
如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一课时,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完全体会到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这时安排必要的动手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课上我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个小袋子,分别装着红色和黄色的棋子,但每个小组中红、黄棋子的比例是不同的,要求小组同学每次摸出一个棋子,并对摸出的结果进行记录,然后算出一共摸了多少次,再比较一下每个小组得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在这样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学生根据各个小组得出的数据很容易得出“口袋里的红棋子越多,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如果口袋里的黄棋子越多,摸到黄棋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更为重要的是在活动开始前我就明确告诉学生每组红、黄棋子的数量是不一样的,看看最终的结果又会如何,这样学生在完成自己组的活动之后,还会自觉地关注其它组的情况,就使得这次的实践活动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的主体性被极大的发挥出来。可以说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就是点睛之笔。
3、让课后实践成为知识的延伸。
国外一些专家曾提出“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数学知识与方法,会用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初步具备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课后实践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课后实践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间,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应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完“吨的认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1页例6)一课后,承接上学期学生学习的“克和千克”的知识,我结合大队开展的“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在班级设立了回收箱,让学生每天回收废纸、定期变卖,看看一学期能回收多少钱。通过活动,学生经历了“废纸回收”的过程,收集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学习起来事半功倍,不但对“吨”的感知非常真切,对“1吨废纸”的价值也有了新认识。而且我还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1千克废纸可换取五角钱,那么1吨废纸可换取多少元钱?可以支助多少位贫困学生?(以每生每年250元计)”。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而且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吨”这个重量单位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二、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很多教育专家都主张: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给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突出了学生自己如何探究知识,如何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突出了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自己能做的自己动手做,自己动脑能思考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学习方式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激励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的空间。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革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实践探究的环节,多为学生设计一些能自主参与实践探究的活动。但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不应是盲目的,应该有教师适时的引领,教师要学会抓住关键,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探究。
1、抓住学生的疑惑点探究。
自学探究的目的是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学生在自学课本时,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对知识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往往只是粗浅的获得了最终的结果,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探究活动应紧紧抓住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的疑惑点进行,要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这种学习方式如果内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觉的意识,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例如,“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页例6),通过自学,很多学生都知道“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商0”,但独立计算309÷3时,仍然出现商13的情况,究其原因,说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仍然不甚明了,这就需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展开解释算理的探究性活动。围绕着商到底是13还是103,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想办法说明其中的道理。学生们经过积极的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理由:有的说1是百位上的数,3是个位上的数,十位上要是不写0,十位就没有了,所以要用0来占位;还有的说如果十位上不写0,商写成“1 3”也没法读呀。学生说出了各自的想法。接下来我提问:“既然你们都认为103对,13不对,哪我们怎么来验证呢?”学生想到了验算,通过动笔实践,很容易地看出13这个结果是不对的,学生对此也恍然大悟。
2、抓住知识的生成点探究。
实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更要及时抓住学生知识的生成点,组织学生探究,撞击出智慧的火花。。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2页例2),由于每个学生内在的思维存在差异,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我已经带领学生总结出了教材中呈现的三种方法:(1)6+4+6+4=20(厘米);(2)(6+4)×2=20(厘米);(3)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接下来应该是算法最优化的选择,提问学生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学生积极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二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正在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的时候,我班的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以先算6×4得24,再减去4得20。”他的想法弄得我和学生们都是一头雾水。于是我让他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原来,他是先把四条边都看成6,这样就变成了正方形,但两条宽都多了2厘米,所以再减去4厘米。真是又神奇又有趣,长方形在学生眼里竟然变成了正方形。我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接着提了个问题:“按他的这种想法,你们还能想出其它的算法吗?”于是有学生说:“还可以把四条边都看作4,4×4=16,两条长都少了2厘米,再加上4厘米。周长也是20厘米。”学生的思维多活跃呀!而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知识生成过程中的闪光点就更重要了。
三、组织有效的合作交流,完善学生的主体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这也是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十分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新课改的最初阶段,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问题是存在的。随着我们认识的提高,都已经明确了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向是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组织运用合作学习时也并不排斥独立学习,而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不能达到全面或是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适时地采用一种更为有效学习的方式??合作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思维的差异在缩小,认识能力在交流中提升,主体意识在交流中得到完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为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1、独立思考不能达到全面时需要小组互补。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尽相同的,而合作交流的方式恰恰是取长补短,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不仅获得自己修正的机会和体验,也使得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因此当学生独立思考不能达到全面时,可适时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互补。例如,教学“减法”(三年级上册26页)时,有这样一道开放题:“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这道题必须要根据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来确定计算方法。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思维定势的影响,有的想的就不是很全面。这时我开始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示意图,当学生看到其他成员不同的画法时,茅塞顿开,不仅找到了不同的画法,而且还知道了:原来位置情况不同,所选用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
2、独立完成遇到困难时需要小组互助。
中国有句古语: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打破学生认识的局限性,扩大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当学生独立完成某一课题有困难时,就需要在小组同学的互助中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在有关“统计”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情境,通过看录像数出各种机动车辆的流量,由于车量多,车速又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个学生是很难做到,这就必须依靠小组同学的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在合作中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再一次被完善。再比如研究“可能性大小”的学习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必不可少。
在实验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每一种学习方式的运用都不是单独的、唯一的,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地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习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