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情境的点滴思考
发布者:cj_ycx 发布时间:2009-11-13 08:47:16 点击数: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情境的点滴思考
长海县广鹿小学 王俊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情境创设,一度穿上花花外衣,以它的活泼、趣味让学生和教师乐此不疲。一时间,谜语、儿歌、动画、故事充盈着我们的课堂,似乎,数学课堂的抽象枯燥被冲淡了。但一节课下来,我们除了被课堂的热闹气氛感染,还有没有更多的感悟呢?
一、趣味与思考孰轻孰重
《分数的初步认知》中的比较大小,教师用“猪八戒吃西瓜”这个故事开场:同样的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2份;平均分成8份,每人3份;猪八戒选择了后者,因为数量多。学生哄堂大笑:思维随着喜欢的故事情节铺展开来,由贪吃却又深入人心的猪八戒的“愚蠢”,联想到他的愚蠢所在,感想也此起彼伏。单纯的“2”与“3”的比较,扩展到对所分份数的比较及两者的对比关系,使学生对数的比较能在更多信息的背景下进行,不折不扣地让数学思维进行了一次“体操”,在这次体操之后,我想,再没有几个学生会单独根据分子或分母的大小就轻易判断谁大谁小了,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便会想起令人可笑的八戒。此时,故事不仅仅是引发问题的载体,更是此类问题的象征,能引起学生产生联想的诱因,一举多得。
同样的“猪八戒吃西瓜”进入到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课堂。同样针对贪心的八戒所做的选择,学生就不是那么兴趣盎然。教师力图将趣味引入课堂的本意是不错的,但忽视了学生对趣味的感受是有年龄区别的,他们体味这类故事以如同嚼蜡,他们的情感和注意力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缺少了兴奋和投入,学生的思路一时间阻塞了。无奈之中,教师只能完全抛开情景,就知识来启发学生:观察涂色的圆形图片你能发现什么?观察分子分母的关系,你又能发现什么……故事情境的创设就此宣告失败。
如果说,低年级学生创设情境中的趣味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参与,就此让思维的火花碰撞起来、活跃起来,高年级情境中的趣味性更要关注能否能让学生第一时间进行思考,保持思维的活跃性。低、高年级若把情境的趣味性摆在同一起跑线,难免有些不合时宜。
二、引子还是线索
“五一节要到了,商场传来好消息,电器让利销售……”二年级《买电器》教师这样引入新课。学生目无表情看着黑板上的几组数据,因为他们心知肚明:又要计算了。果不其然,一番试做、板演、讲解,学生又在老师的引领下,一头扎入题海。一课风平浪静地写写算算,当然,学生都会算了。可是,孩子学得好累,算得好烦。再如一年级《分苹果》:“你喜欢分苹果吗?”学生模拟分后,写出一串的算式,之后,苹果就无影无踪了,听到的、看到的全是单调的数字。这一课和上一课没什么区别,就是数字不同而已,小小的孩子怎么能承受得了这种枯燥?如此看来,这情景好比一根火柴,只在课前璀璨地一现,吊一吊学生的胃口,就此销声匿迹。如果让这根火柴着起来,不断地着起来,不断地创造条件让火苗延续下去,会怎么样呢?还是《买电器》,商场同样打折,明明的妈妈看中了冰箱和风扇,强强的妈妈看中了吸尘器和微波炉,谁花的钱更多?,明明的妈妈想家里的冰箱还能用,省一省吧,还是给奶奶买台热水器,洗衣服、洗澡都方便……都是促使学生计算,翻来覆去地算,但这样就合情合理许多,目的是“谁花得钱多”、“方便亲人”“节俭持家”,计算过程就不那么乏味了。较之课前的引子昙花一现,少了许多故弄玄虚的成分。若教师能将教学过程借情境的展开自然推进,各环节目标与与情境浑然一体,则更能让学生的思维欲罢不能。如华应龙老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一课,利用密码问题,激励学生自主计算,发现问题和数字规律,订正计算中的错误,表面上看是在找数字规律(即找密码),实则让学生主动地持续地运用减法来计算,在大量的思维操练过程中,体会到枯燥的数字却如此好玩,这种练习真的不是“熟能生厌”,而是“熟能生巧”了。
三、“需”要还是“须”要
情境创设每一课都要有吗?看课中发现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是“须”要的。“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如果仅仅是“须要”而非“需要”的话,那样的情境不要也罢。经常会看到数学练习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闯关”活动,一关又一关,名目繁多,不亦乐乎。但静心琢磨,师生都好像在赶着奔向最后一关,看谁是“Winner”。每一关的设计意图荡然无存,只有“谁谁获胜,谁谁能坚持到最后呢”诸如此类营造氛围的激励。学生的情感投入了,积极性也不差,但正确的学习状态被“竞赛”冲乱了,快些、相互间催促、对错误不知其所以然……一节课下来,获胜的同学欢喜鼓舞,输掉的学生蹙眉叹息,之后,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如何,对与错的概率,教师也心中有数了。但这样的情境,为什么目标服务?激发学生什么样的思维?引领学生多少感悟?不得而知。也许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这样的形式来活跃一下气氛,但对实现教学目标于事无补,也没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是“不须”的。
教学无定法,但教学有法,不管采用什么办法,教学目标始终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什么情境的创设,都必须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思考过程,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服务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否则,情境很容易喧宾夺主,失去其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