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赛教学设计——《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发布者:cj_ycx 发布时间:2009-09-11 21:46:08 点击数: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长海县海洋小学 执教教师:李宇红 指导教师:王晓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88页—89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猜,老师已经教了多少年书了?(生答)是啊,老师已经教了十几年了,教过的学生也不知有多少个了。老师最早教过的一个学生李明,今年大学毕业了,前几天我得知他去了大连市人才招聘会,发现有两家公司很适合自己,只是工资有点差别。大屏幕出示:
甲公司工资表(平均每人月工资2200元)
姓名
|
经理
|
员工B
|
员工C
|
员工D
|
员工E
|
员工F
|
员工G
|
工资(元)
|
6400
|
1800
|
1600
|
1500
|
1450
|
1350
|
1300
|
乙公司工资表(平均每人月工资2000元)
姓名
|
员工A
|
员工B
|
员工C
|
员工D
|
员工E
|
员工F
|
员工G
|
工资(元)
|
2000
|
1980
|
1920
|
2600
|
2000
|
1800
|
1700
|
他该选择去哪家公司呢?你说他会怎样选择?
情况一:学生选甲公司。
引导:从平均数来比较,甲公司工资水平确实高于乙公司。选择工作可是件大事,还是考虑周全些!让我们再来看看两个公司具体的工资表。
情况二:学生选乙公司。
师表扬学生观察仔细,考虑周全。追问:为什么不选择甲公司?学生回答。
小结:从平均数来比较,甲公司工资水平确实高于乙公司。然而计算平均数需要用到每个数据,由于经理的工资偏高,甲公司的平均工资也就偏高,大家看只有员工经理1人工资高于平均数,其余的人都低于平均数。看来平均数2200不能很好地代表甲公司工资的中等水平。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体会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
二、新授
(一)探究中位数。
1、认识中位数。
课件出示甲公司工资表,问:哪个数能够很好地代表甲公司工资的中等水平?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说明选哪个数。
师:我们应该选择中间的数1500来代表甲公司工资的中等水平。这组数据中间的数1500有一个名字,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板书:中位数
师:还有补充吗?如果没有补充就加以引导:将经理和员工D的工资换下位置。
甲公司工资表(平均每人月工资2200元)
姓名
|
员工D
|
员工B
|
员工C
|
经理
|
员工E
|
员工F
|
员工G
|
工资(元)
|
1500
|
1800
|
1600
|
6400
|
1450
|
1350
|
1300
|
中位数是6400吗?中间的数不就是中位数吗?
引导:必须将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好,中间的数才是中位数。从小到大可以吗?
板书:大 小 排列 中间的数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它表示什么。
请学生解释中位数1500实际意义:代表的是甲公司工资的中等水平。
2、探究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的求法。
师课件出示乙公司工资表,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学生思考、汇报。
解释实际意义:中位数1980代表的是乙公司工资的中等水平。
小结:从中位数来比较,乙公司工资水平高于甲公司。所以这位同学应该选择去乙公司。
3、探究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
师:这位优秀的学生经过面试顺利加入乙公司,月工资1800元。
出示这时乙公司的工资表:
乙公司工资表
姓名
|
员工A
|
员工B
|
员工C
|
员工D
|
员工E
|
员工F
|
员工G
|
李明
|
工资(元)
|
2000
|
1980
|
1920
|
2600
|
2000
|
1800
|
1700
|
1800
|
问:现在中位数是多少?先自己试做,然后小组交流。
反馈预设:
情况一:直接说出1950,道理讲得很清楚。
追问其他同学:中间是两个数怎么办?(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怎样求这两个数的平均数?
情况二:学生不会。
师引导:什么是中位数?中间的数是多少?中间的数是两个数怎么办?
解释实际意义:中位数1950代表的是现在乙公司工资的中等水平。
4、总结中位数的求法。
大屏幕出示:
2600 2000 2000 1980 1920 1800 1700
2600 2000 2000 1980 ↓ 1920 1800 1800 1700
1950
师:比较这两组数据中位数的求法,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引导学生回答:当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是中间的数;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感受中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乙公司工资的中位数是1950,这位学生的工资是1800。现在老师想问,你觉得作为一名新员工,他对现在的工资能满意吗?你们觉得他的工资1800元合理吗?
(二)探究众数。
1、认识众数。
师:看了他的工资后,他的两名同学也加盟乙公司,月工资也是1800元。出示这时的工资表:
乙公司工资表
姓名
|
员工A
|
员工B
|
员工C
|
员工D
|
员工E
|
员工F
|
员工G
|
李明
|
王芳
|
张浩
|
工资(元)
|
2000
|
1980
|
1920
|
2600
|
2000
|
1800
|
1700
|
1800
|
1800
|
1800
|
师:现在哪个数能代表乙公司多数人的工资水平呢?(生答1800)我们就把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1800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板书:众数
师:什么叫做众数?板书: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解释实际意义:众数1800代表乙公司多数人的工资水平。
2、认识众数的不唯一性。
师:由于工作努力,乙公司部分员工工资上调,这是上调后的工资表。
乙公司工资表
姓名
|
员工A
|
员工B
|
员工C
|
员工D
|
员工E
|
员工F
|
员工G
|
李明
|
王芳
|
张浩
|
工资(元)
|
2000
|
2000
|
2000
|
2600
|
2000
|
1900
|
1700
|
1900
|
1900
|
1900
|
师:这时的众数是多少?请学生回答。
情况一:1900和2000
情况二:1950
师引导: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什么是众数?1950出现了几次?
小结:当两个数据出现的次数并列最多时,这两个数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是不唯一的,有时不止一个。板书:不唯一
解释实际意义:在这里众数1900元和2000元代表的是乙公司多数人的工资水平。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师板书课题。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练习中位数。
师:昨天老师随机调查统计了同学们的体重。课件出示数据。
1、中位数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说说这个中位数表示什么?
2、想一想你和这些同学比较处于什么水平?
3、小结:知道了中位数,我们就能够知道其中某一位同学的体重在这些同学中处于什么水平。
(四)练习众数。
师:昨天老师不仅调查了同学们的体重,还统计了大家的鞋号。课件出示数据。
1、众数是多少?学生回答。这个众数表示什么?
2、如果你是一家儿童鞋店的经理,看到这样一组统计数据会受到什么启发?
三、检测
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1、要表示全班大多数同学的年龄,应当选取( )。
2、在青年歌手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在参赛选手中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 )。
3、上学期期末我校进行了数学、语文、英语考试。要比较期末考试谁的成绩高
一些,应该选取( )。
四、拓展
小调查:在一些比赛中,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的得分的平均数,把它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课后继续调查。)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 大 小 排列 中间的数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不唯一